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书香陇原 >> 美文摘编

秋染庆阳

2023-11-09 15:33 来源:陇东报

  □ 拓雅丽

  十月的庆阳,到处是涂着色彩的,秋之色彩处处浸染,各类果子,各种叶子以及每天的日子都是,而且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断变得更鲜艳。

  以前经常听一个词“伤春悲秋”,“伤春”倒是能体会到,但是对于悲秋,真是有些许不理解,成熟的季节,到处一片丰收,为什么会悲呢?与“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诗句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秋其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而且人的感情真的和经历挂钩,像在我的经历中很多美好都是发生在秋天,比如秋天大学开学,秋天入职,也是在秋天在众人的帮助下解决了工作难题。所以,“愿与山海共秋色,不负韶华不染尘”。秋天于我而言,自然而然不但不会悲,而且我还想暖一壶庆阳的秋色,与世间万物共清欢。

  最近因为工作的原因,需要天天入村。众所周知,子午岭的秋天,层林尽染,远山的颜色,日日加深,像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走近看,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落叶掺杂在一起铺到地面上,像一张五彩缤纷的地毯,脚踩上去软绵绵的,真的很“秋天”。抬头看,发现同一棵树上的叶子颜色竟也有些分层,最低矮和最年老的叶片颜色会先于一步变色,他们对清冷和薄凉的感知更敏锐,给出的反应也更直接,多么像一个人的幼年和老年,正是小孩和老人总穿得最厚,青年人和中年人却在穿着上表现得并不明显。

  同一个秋天照耀下的庆阳,不同地方的颜色也有差别。董志塬的秋色就更淡一些,银杏叶黄成了流行色,可一点也不张扬,若不是眼看着它一片片静静地落下,我还真会把深秋当成“小阳春”呢。宁县的秋天就更热烈,田野里的玉米叶子昨天还是绿色的,今天就立马变成了暗黄,明天可能就干枯了,来得快,去得也快,这对大自然变化的反应,那叫一个神速,用宁县人的话来说,就是“灵了一哈”。华池的秋色,通常是一种谦卑的冷色调,没那么鲜艳和耀眼,但让人好奇,这在乔杉片片红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点都不伪装,一到秋立马褪去夏的神色。雾气准时与山相拥,气温在这个时候不热也不冷,如同一位有阅历的中年人,成熟稳重。当然,庆城、正宁、镇原、合水和环县这些地方的秋色也是很有差别,各有各的特点,总之,不论谁走进秋天的庆阳,都会觉得一定是这方热土蘸多了大自然的颜料,才涂抹出如此浓重漂亮的色彩。

  庆阳的秋色就是这样,颇有一点规律又精妙绝伦,可能大自然格外偏爱此地吧,将染坊开在了这里,把七县一区浸染在无穷变化的光芒中,营造出灿烂华丽的场景。无论你在哪里,在忙什么,都应该来看一看庆阳秋色,接受大自然的色彩教育,享受夏天撤退时留下的隐秘,体验一下冬天来临之前让人恢复精力的多姿多彩。说到这儿的时候,我还真是有一份悲伤的情绪了,山草青青枫叶飘落,花开再添秋意浓,尽是别离,艳丽色彩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干枯的树桩和光秃秃的原野,这一年也将近安歇了。

  都说“色彩即思想,空间即旋律”,庆阳和色彩真是密不可分,这里不单单是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色彩缤纷,就连许许多多的地名也是带有颜色的,比如大红塬、黄台塬、白草塬、灰沟塬等等。有塬就有沟壑,一般的沟壑中都有流水,位于董志塬的什社瀑布大峡谷就是如此,作为一个未开发的河床地带,现在还不收门票,置身其中可以听到潺潺流水声,很是悦耳。时不时会惊到青草丛中的野鸡,惹得它们发出惊恐的叫声,慌忙逃窜。一阵秋风吹过,前山夹后川,四面八方都是落叶飒飒的响声,提醒着旅人,秋来了。庆阳也有一个别称——“红色圣地”,也是在秋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成了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全国“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为长征中党中央和中央红军提供了落脚点,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开赴抗日前线的出发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如今,历史已散去,尘埃早落定,留在这里的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解放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宝贵精神和鲜血铸就的红色印记。

  所以,在这个秋天,来趟庆阳吧,看一看千年文明之塬上的这颗璀璨明珠,感受一下,在秋天里涂了色彩的庆阳,来到这里,我相信你不光能看到黄土大塬上的自然风景,还能感知到庆阳人丰富的思想情怀和多彩的民俗文化。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