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有灵
万物有灵

书名:万物有灵
作者:贾平凹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45.00元
【内容简介】
该书是贾平凹几十年散文创作精选集,收入了作者自1981年至2019年期间的随笔六十六篇,共二十万字。全书既有对万物生灵的敬畏之情,也有对人世苍生的悲悯之心,从对自然的关照中完成了对生命价值的关照——关怀其他生命即是关怀人类自己。
【作者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作协主席,中国书协会员。代表作有《自在独行》《秦腔》《古炉》《带灯》《废都》等。曾获茅盾文学奖、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等文学大奖。在贾平凹几十年的创作生涯里,对自然的深情抒写一直是其写作的基本母题。这些自然里都有一层商州厚土的憨实,憨中见奇,通过对自然的关照去还原生命的纯粹和本真。
【精彩书摘】
关于父子
一个儿子酷像他的父亲,旁人看起来很滑稽,做父亲的就要得意了,世界上有了一个小小的自己的复制品,时时对着欣赏,如镜中的花水中的月,这无疑比仅仅是个儿子自豪得多。我们常遇到这样的事,一个朋友已经去世几十年了,忽一日早上又见着了他,忍不住就呼叫了他的名字,当然知道这是他的儿子,但能不由此而企羡起这一种生生不灭永存于世的境界吗?
做父亲的都希望自己的儿子像蛇在蜕皮一样地始终是自己,但儿子却相当多的愿意像蝉在蜕壳的裂变。一个朋友跟我说,他的儿子小时候最高兴的是让他牵了逛大街,现在才读小学三年级,就不愿意同他一块出门了,因为嫌他胖得难看。如果父亲是一个官员或者名人,即就不是官员和名人却模样英俊,虽然不会发生像我的朋友那样的悲剧,但做儿子的绝不会爱自己的父亲,就是爱,爱里亲的成分则少,属的成分要多。
中国的传统里,有“严父慈母”之说,所以在初为人父可以对任何事情宽容放任,对儿子却一派严厉,少言语,多板脸,动辄就吼叫挥拳,我们在每一个家庭都能听到对儿子以“匪”字来下评语和“小心剥了你的皮”的警告。他们常要把在外边的怄气回家来发泄到儿子身上,如受了领导的压制,挨了同事的排挤,甚至丢了一把钥匙,输了一盘棋。儿子在那时没力气回打,又没多少词汇能骂,经济不独立逃出家去更得饿死,除了承接打骂外唯独是哭,但常常还是不准哭,也就不敢再哭。偶尔对儿子亲热了,原因又多是自己有了什么喜事,要把一个喜事让儿子酝酿扩大成两个喜事。在整个的少年,儿子能随便呼喊国家主席的小名,却不敢悄声说出父亲的大号的,我的邻居名叫“张有余”,他的儿子就从不说出“鱼”来,饭桌上吃鱼就说“吃蛤蟆”,于是小儿骂仗,只要说出对方父亲的名字就算是最恶毒的大骂了。可是,每一个人的经验里,却都在记忆的深处牢记着一次父亲严打的历史,耿耿于怀到晚年说出来,仍愤愤不平的。所以在乡下,甚至在目下的城市,儿子从来不愿同父亲待在一起,他们往往是相对无言。我们总是发现着父亲对儿子的评定不准,差不多是“呆”“痴相”,以致儿子成就了事业甚或是成了名人,他还是惊疑不信。
儿子稍稍独立,儿子与父亲的意见就不统一了,愈是与父亲相悖,这儿子就愈是优秀人物。许多史书上已经记载了儿子为了皇位囚禁和弑杀了父亲的事实,即是一个最贫贱的乡里穷儿子,对父亲于某种利益上也“大逆不道”起来了。我曾在一个山村看见过一个儿子哭父亲丧的场面,他泪水汪洋地哭:“大(爸)呀,谁再和你娃争嘴呀?不吃饭咱们是父子,一吃饭咱们就是对头啊!”儿子这么痛哭当然也算个孝子,但他说的哪一句又不是实话呢?
……
相关新闻
- 2020-01-07《月落荒寺》:探究知识分子的精神境遇
- 2020-01-07古丝绸之路上的新合作与新视野
- 2020-01-06唱响新时代的英雄赞歌——读《本色英雄张富清》有感
- 2020-01-06《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出版,喜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