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三农频道 >> 美丽乡村

陇原小村庄 见证大变迁

20-12-25 09:17 来源:中国甘肃网-甘肃日报 编辑:张慧雅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原标题:陇原小村庄 见证大变迁

如今,银达村村民在更大的舞台上尽情表演。

当年银达村演员演出古装戏《屠夫状元》时的剧照。

首次改造时的22道弯。

修建一新的22道弯,成为当地人的旅游路、产业路、致富路。

普家庄村修建的新房整齐划一,一眼望不到头。

当年普家庄村破旧的老房。

过去,龙景村到处都是这样破旧的房子。

现在的龙景村新房林立、道路整洁,每年夏天还吸引来不少游客。

  下地是农民 上台是演员

  记者 张文博

  红色银达,一个在肃州区乃至酒泉市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响亮名字。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北5公里戈壁滩上的小村落,缘何如此出名?

  答案是:坚持60余年发展乡村文化事业。

  银达村,犹如一颗镶嵌在酒泉大地上的文化明珠,始终坚守“红色文化”之魂,做足“文化育民”之功,走出了一条深深扎根于田野,散发着浓郁乡韵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初,翻身得解放的银达农民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文化来改变“目不识丁”的窘境,进而积极投身建设家乡。“为学一个字耐守半夜寒”“吃罢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不但学识字,还要学唱歌”,这些都是对当年银达农民业余生活的形象描述。

  1954年,当地干部车宏彰、黄显德撰写的《银达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收到了成果》在《甘肃日报》上发表后,银达农民业余学文化促发展的经验,成为我省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1955年,毛主席在审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对车宏彰、黄显德总结概括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颇为注意,并亲笔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按语……

  伴随着银达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军的生动讲述,记者仿佛被带回到那个火红的求知年代。

  76岁的银达村村民方三祥是村里文艺老骨干,每天茶余饭后,他总会拿出板胡、二胡,约上三五好友练上几段秦腔,有演出时,他也会登台表演。他说,毛主席的按语,不仅令当时的银达农民兴奋不已、热情高涨,也从此在一代又一代银达人心里埋下了渴求知识、尊重科学、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种子。

  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银达村农民业余艺术团,长期根植于农村,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他们结合形势任务,把本村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通过秦腔、陇剧、眉户剧、快板、小品、表演唱等形式,形象生动、轻松活泼地表现出来,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走出了酒泉,搬上了荧屏。眉户剧《摔罐》曾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勤劳致富多光荣》《追猪》等7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银达独有的“地蹦子”“灯笼社火”“赶驴”等地方特色鲜明的社火品种,被列为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改革开放后,银达村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积极为农民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由被动接受型成功转向主动参与型。近年来,银达村建成6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剧场,村业余剧团团员人数已达140人,能够自主创作的文化能人有30多名。如今,逢节有演出、月月有活动,“下地是农民、上台是演员”,成为银达农民的真实写照。

  人才队伍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党翠芳是银达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能人,2016年她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并兼任业余剧团团长。在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支持下,党翠芳投身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逐渐成长为甘肃省群星艺术家和银达乡村文化的“领头雁”。

  “我们的技艺是艺术团的前辈们教的,有义务也必须为银达培养更多的人才,让红色文化传承更广、更久远。”党翠芳说,银达村新建红色文化人才实训基地配备了专业授课师资,定期开展声乐、器乐、戏曲、编剧、社火、编剧等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编排、会器乐、能演出”,常年活跃在乡村一线的文艺骨干,繁荣农村文化,使红色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通过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达到了‘文化沐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群众教育效果。”王建军说,村业余剧团紧跟时代步伐、倡导新风尚、宣传新变化、讴歌新生活,以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村规民约等为主题,编排演出文艺节目,真正把排练、演出文艺节目的过程变为凝聚、教育党员群众的过程。

  “文化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好的载体。在银达,热爱文化事业的文化人既是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也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肃州区银达镇党委书记赵泽金说,在银达村文化能人带动下,全镇拥有了一支1500多人的文体骨干队伍。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银达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畜禽饲养、高效精作制种、蔬菜种植三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城郊“菜篮子”。2018年银达镇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0元,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让先进文化走进村组农户,让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走上舞台,银达文化有了成长的沃土,有了广阔的天地。银达的实践证明,让农民走近文化、体验文化、享受文化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只有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切身感受文化的魅力,品味文化的乐趣,才能使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而促进乡村文化长盛不衰、蓬勃繁荣。

  二十二道弯 承载大梦想

  记者 陈 泳

  冬日的晨光被云层遮掩,微微透出的光亮照在薄雾上,为景泰黄河石林蒙上了一层淡淡的轻纱。石林旁的龙湾村,在晨曦中醒来,开始了一天的忙碌。

  在村民尚可栋家的院子里,堆满了新摘的苹果,尚可栋一大早就给苹果逐个“打”着包装。他一边忙乎着,一边说:“现在交通方便了,苹果很快就能运出去,再不担心储存问题。”

  离尚可栋家不远,在景泰县邮政局专门驻村开设的石林苹果寄递服务点上,一辆装满苹果的卡车已经出发,沿着出村的22道弯公路,把苹果销往各地。

  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山是悬崖绝壁,水是汤汤黄河,龙湾村曾是一个没有“出路”的村子。

  “龙湾人的祖先是明朝天启年间从中原地区到西北修长城、屯田戍边的士兵,无意中发现了这块与世隔绝的土地,就在这里扎了根。”说起村子的历史,79岁的芮执东打开了话匣子。

  从县水务局退休的芮执东对村子的历史很有研究。他说,在清朝康熙年间,龙湾村人口增多,还住进了许多从外地逃难逃荒的人,村子初具规模。但是村民、货物要出村,就只能乘坐羊皮筏子,一直漂流到宁夏中卫才能上岸。于是,村里人在村后的绝壁上开凿了一条上山的羊肠小道,叫“天桥崖”。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年代,开凿过程艰难无比,遇到最难打通的地方,村里还发出过“掘出一升沙土,换一升小米”的悬赏。

  新媳妇嫁到村里,坐完轿子得从悬崖上爬下来;驮东西下悬崖,得用本村的毛驴,外村牲口容易出事;到村里来办事的人,在“天桥崖”上被吓得尿了裤子……就是这样的一条路,成了龙湾人祖祖辈辈与外界艰难联系的通道。用芮执东的话说,正是因为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通往外界,龙湾村躲避了无数的战乱、兵灾、匪患,平静地度过了400多年自给自足的岁月。

  在漫长的时间里,龙湾人仿佛被大自然“困”在了这里。他们想走出去,希望有一条真正的道路。

  一直到1968年,政府开始组织龙湾人在离“天桥崖”不远的山崖上修建盘山公路,公路曲折蜿蜒,有22道弯。“那一年我16岁,刚从中学毕业就到修路的工地上干活了。”当年参与22道弯建设的尚可栋说,山石都是沉积沙砾岩,非常坚硬。修路的时候,人吊在半空中打眼安装炸药,一点一点炸,一点一点凿……路只有2.4公里,却足足修了三年。

  “22道弯,沙土路,很窄,坡大弯急,很容易出事故。”尚可栋说,路虽然通了,但村里人对这条来之不易的路还是充满“戒惧”。

  时间来到2006年,在黄河石林景区建设过程中,22道弯铺上了柏油,“转正”成了一条真正的公路。在2017年,政府加宽了道路,铺设了专门的游客步道和观光栈道,还在许多地方修建了防撞墙,这条路上就再没发生过交通事故。尚可栋笑着说:“现在22道弯不但安全,还能方便游客欣赏风景。”

  如今,22道弯不但是一条通村路,还变成了旅游路,龙湾人也依托景区吃上了“产业饭”。村里人运营起了观光驴车,放起了观光羊皮筏子,开起了农家乐,像尚可栋一样的果农们,把苹果运出了大山,换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我自己种了3亩苹果,一年能收入10万元。”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项目中,尚可栋带着村里的苹果去天津参加展销会,两天就卖掉了一卡车,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22道弯,外面的人没法进来旅游,我们村各种产业的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013年,龙湾村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乡村”;2018年全村脱贫摘帽;目前,石林苹果种植面积达到2700亩,年产5400吨……寒来暑往,黄河涛声依旧,而这条打通了历史、承载着未来的22道弯公路,正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像一条五彩的绸带,牵引着龙湾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后院变庭院 村庄变小城

  记者 范海瑞

  “村里有几个后生,常年在外打工,今年下半年回来,进村一看,差点没认出来,都说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实在太大了。” 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一社社长闻学林感慨地说。

  村民们给记者细数了村里的变化:原来养牲口的后院,现在成了家家户户休闲的庭院;原来村民堆草垛和柴火的地方,现在是装饰一新的文化墙;原来村头的撂荒地,如今变身人工湖;原来家里放置杂物的房间,如今经过改造装修后,成了迎接四方来客的乡村客栈……

  说起村里原来的状况,村民们告诉记者,原来的普家庄村产业结构单一,村民的主要收入依靠种植玉米、小麦和蔬菜,满足自家所需的同时换点钱,多少年来,祖祖辈辈,不曾改变。

  “那时候,都是前院住人,后院养牲畜,从这一排庄子后院旁的土路上走过,随处能见到丢弃的生活垃圾,牲畜的粪便味道很大,过路人都掩鼻而过,也有人想收拾收拾,但就是人心不齐,这家好了那家差,整体还是不行。”闻学林回忆说。

  改变发生在2018年。“我们先是动员了十几户党员和思想先进的村民,先对这十几户人家的院子进行了改造,拆除了后院,安装了清洁厕所,改建了房子,村民们看到改建后的‘样板房’,越来越多的人动心了,逐渐加入了进来,就这样,一年多来,村里一社和六社106户人家的后院都改了。”碱滩镇副镇长赵海龙说。

  后院改了,村里人要养牲畜怎么办?“我们在村子附近集中规划了十几亩地,建设了标准化养殖小区,想养殖牲畜的村民把牲畜在那里集中圈养。”村干部介绍说。

  普家庄村宽敞整洁的柏油路两侧,一排排房屋错落有致。屋后,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拔地而起,一幅“天蓝、物丰、人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老张掖人都知道新沟排骨,好多人驱车十余公里赶来这里,就是为了就一口卤肉排骨,吃一碗地道的张掖炒炮,满意而归。这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新沟排骨,正是普家庄村的拿手菜。

  曾挂职普家庄村第一书记的韩巍介绍说,普家庄的新沟任记排骨、柏年丁记餐厅、高家兄弟特色餐饮等,都是经过几代人经营的老字号餐饮店,已经形成了品牌效应。而普家庄村大手笔进行村庄风貌改造,为的就是发展乡村旅游,远近闻名的新沟排骨正是村里发展乡村旅游的一张好牌。

  任记餐饮如今的当家人任斌正在勾画一张蓝图,他投资在村里建设的秺侯驿美食城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如今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后期装修。这个极具西北传统特色风貌的城堡式建筑,未来将成为张掖人又一处品尝美食、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普家庄村环境优美,毗邻张掖甘州机场,距离张掖市主城区仅12公里,紧挨着国道227线,即将通车的张扁高速公路也从这里穿过。有这么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我们有信心以此为支撑,撬动普家庄乡村旅游发展。”碱滩镇党委书记华军说。

  “火车快不快,全靠头来带,现在村民们都积极行动起来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发挥党员示范带动作用,围绕秺侯驿这一文化品牌,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将老醋、米酒、石磨面等老工艺都拾起来,统一商标、统一推广销售,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注入新的内容。” 普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卞喜说。

  此外,普家庄村还打造了丹凤花海、见龙曲溪、金日磾文化展馆等一系列乡村文化旅游景观,配置了文化广场、大型停车场等各种场地和设施,用以承接过往的游客吃饭住宿,一个靠路而兴的普家庄村正在阔步前行。

  以前脏乱差 如今颜值高

  记者 谢晓玲

  因西靠龙景山而得名的龙景村,距离金昌市区5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城郊型村庄。

  冬日里,平坦整洁的村巷里少有行人,村子里格外安静。

  “80%以上的村民在城里买了房,冬天,大部分人进城了。你若是夏天来,我们这里可热闹得很,不光村民,还有许多游客。”龙景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国双笑着说。

  “这是野狐湾景区,这是网红桥,这是树屋……您看人多不多?”刘国双翻出手机里的照片,一张张展示——怒放的紫金花、挂满枝头的累累果实、精致的民宿、独特的历史遗迹和珍禽养殖园……一幅幅诗情画意、游人如织的“高颜值”乡村美景图展现在眼前。

  “房子、道路、景区都是这些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新建和改造的,在这之前,村里到处‘脏乱差’,和现在天壤之别。”刘国双一边领着记者在村庄里参观,一边介绍道,过去,没改造的旧村子里房屋破旧、垃圾遍地,村民生活环境差,收入也不高。这些年,从吃饱饭到求发展,龙景人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持续整治村容村貌,政府累计投入3000余万元,利用10年时间,完成了全村新农村规划建设,新建农宅600多套,硬化村内道路15公里,种植各类林木10万余株,架设人饮管线12公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说话间,走进了村民李祥装修考究的新宅。

  “我在城里也买了房,但还是觉得住在这里更舒服。”李祥自豪地说,“过去我家的土坯房条件差,进门出门都灰头土脸的,到处堆满了杂物。这几年房子修起来了,路也通了,村里把房前屋后存了30年的老垃圾都清理了,里外都干净。”

  离开李祥家,来到村南边的野狐湾休闲服务区,隆隆的机器轰鸣声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刘国双指着眼前新起的庭院说:“正在施工的是‘迷舍’和乡村民宿群,主体已经建起,正在装修,餐饮娱乐设施都有,来年夏天就能接待游客了。”

  “迷舍”不远处,就是有名的野狐湾。景区内的狐饮泉据说是金川河暗流所在,如今开挖形成了一个长70米、宽40米、深6米的人工湖,湖水源自地下一眼泉,水流量大而清澈。相传,这里曾经有大批野狐狸出没、饮水,狐饮泉因此得名。环绕狐饮泉的,是金昌市龙景苗木花卉繁育基地,工人们正在花卉大棚中培土整地。

  近年来,龙景村挖掘枕山带河的资源禀赋,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结合火星基地大景区,倾力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景点。目前,已构建起以野狐湾景区为龙头的休闲观光区,以“迷舍”建筑、乡村民宿群为辅助的民俗体验区,融龙景特色面庄、桃园、果园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组织开展了“梨花诗会”、野狐湾风情旅游美食文化节及各类文艺汇演,乡村休闲旅游品牌影响力全面提升,带动村民利用城郊优势吃上了“旅游饭”,实现农旅文深度融合。

  美丽乡村催生“美丽经济”。2019年,龙景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2万元,并先后荣获“金昌市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示范点”和“金昌市文明村镇”“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省级美丽乡村”“全国旅游乡村重点村”等荣誉称号。

  “今年,村里有些农户仅靠面庄就收入了十五六万元。村民的经营理念也越来越活泛,把家常的馍馍、萝卜干等拿出来卖,很受游客欢迎。”刘国双感慨,“农村变化大啊!农业已不是过去的农业,农民也不像过去的农民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阿干史话》正式出版发行 《阿干史话》正式出版发行
  • “兰州,我的音乐之家” ——本报专访著名音乐家谭盾 “兰州,我的音乐之家” ——本报专访著名音乐家谭盾
  • 兰州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 兰州拉面制作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单
  • 外卖小哥王全军:好好干,在兰州买套房 外卖小哥王全军:好好干,在兰州买套房
  • 兰州年夜饭预订火爆 热门饭店“一桌难求” 半成品礼盒成“新宠” 兰州年夜饭预订火爆 热门饭店“一桌难求” 半成品礼盒成“新宠”
  • 陇菜艺术盛典聚焦陇菜经济新成就——中国烹饪大师、甘肃省陇菜协会会长赵长安专访 陇菜艺术盛典聚焦陇菜经济新成就——中国烹饪大师、甘肃省陇菜协会会长赵长安专访
  • 升级版“限塑令”年底执行 兰州市大力推广使用环保制品 升级版“限塑令”年底执行 兰州市大力推广使用环保制品
  • 电力工人吕格平:心中有爱生命无悔 电力工人吕格平:心中有爱生命无悔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新闻排行

1   【黄河时评】“立法禁止食品浪费”正当
2   【看法】保证“现金支付” 畅通无阻
3   【记者随笔】从旧城改造到城市更新
4   【兰山论语】学习培训要下三种功夫
5   【陇上评论 中国新闻奖名专栏】起而行
6   宝玉出敦煌
7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甘肃陇南开办1.4
8   【视点】陇原大地书新篇——甘肃省脱贫
9   兰州地铁“医生”马鹏:护乘客平安,我
10   兰州计生专干付金玲:一个字“忙”从年
11   “兰州拉面”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
12   兰州“80后”社区干部:今年我“晋升”
13   兰州新区百合花迎来采摘季
14   甘肃省企业首次实现“平凉红牛”直接自
15   兰州环卫质监员陈彦:最难忘,在疫情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