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经济社会发展 >> 社会事业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平凉市西沟村:窑洞“变形记”绘就乡村旅游新画卷

2025-11-26 16:59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任磊

  今年五一至十一旅游高峰期,崆峒区崆峒镇西沟村一处由旧窑洞改造而成的茶香广场人气火爆,围炉煮茶、品尝地道乡村美食的游客络绎不绝,甚至出现“一座难求”的景象。

  “这里的变化可以说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星星之火’。”崆峒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党芳芸告诉记者,昔日破旧窑洞化身热门打卡地,带来的不仅是旺盛人气,更有实实在在的收入,这成功点燃了村民返乡创业、改造庭院发展民宿的热情。

  西沟村坐落在国家5A级景区崆峒山脚下,距城区约6公里。村内胭脂河蜿蜒流淌,森林覆盖率高达80%,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为其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基础。该村先后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党芳芸介绍,西沟村探索出“政府引导+民营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发展模式,致力打造集特色农业、美食体验、休闲观光、乡村研学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推动产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发展”跨越,初步形成了规模化发展态势。

  据悉,自2019年以来,西沟村先后整合项目资金1700余万元,相继建成文冠书苑、亲子乐园、茶香广场、农耕体验园等项目。今年通过招商引资,投资6000万元建成崆峒山居·文旅康养产业园,其中以陇东窑洞民居为特色的高端民宿项目“云栖·印宿”全面建成;“崆峒文化演绎中心”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我们把老一辈人生活的土窑洞改造成了‘云栖·印宿’高端民宿,既保留了传统记忆和乡土气息,又满足了现代人对舒适便捷的需求。”党芳芸表示,在乡村建设中,西沟村注重“守得住传统,跟得上时代”,这些特色民宿在旅游旺季供不应求,需提前预订。

  通过丰富业态与品牌打造,今年西沟村年接待游客已突破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500万元。“云栖·印宿”凭借独特的窑洞风格和优质服务,客源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持续提升。除了吸引平凉、庆阳等周边游客外,凭借毗邻崆峒山的区位优势,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下山后也会选择在此停留,住窑洞、品美食,深度体验当地风情。

  产业发展让村民共享红利。党芳芸介绍,群众通过自主经营、房屋租赁、土地入股、农副产品供应等多种方式参与产业发展。民宿、农家乐等优先采购本地农产品,以销促产带动群众增收,人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同时,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参与项目运营等方式入股文旅项目,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持续增强,实现年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其中文旅项目分红达15万元以上,为村庄基础设施维护和公共服务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一个“业兴民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正焕发勃勃生机。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