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经济社会发展 >> 惠民富民

青春聚力·驰援榆中|12355心理热线 :青春守护 心有阳光驱散阴霾

2025-08-20 08:23 来源: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狄东阳 宋芳科 程健

心有阳光,温暖传递。榆中山洪灾害发生后,心理援助成为灾区群众重拾信心的重要支撑。一支由共青团甘肃12355青少年服务台青年心理服务志愿者组成的队伍,在灾情发生后第一时间奔赴救灾一线,开展心理援助,用心沟通,帮助他们重建生活的信心。

共青团甘肃12355青少年服务台是由心理志愿者组成的专业服务团队,通过12355服务热线,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全省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榆中山洪灾害发生以来,12355心理志愿者迅速组队,在抗洪一线开展心理援助。

12355青年志愿者、定西市青少年心理学会会长石金萍说,我们参加心理志愿服务,倾听与诉说是最好的沟通方式,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救援力量,面对灾难带来的改变都会有应激反应,也有可能失落、迷茫。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理志愿者的存在是一种弥合、理解和在危难时刻的守望相助,我们用心沟通,让彼此相互依靠,才能更快走出心理阴影。

也许,心理志愿者在一线会默默无闻,但他们每个人都是一颗充满阳光的种子,将爱和希望播撒到灾区,在人们内心最无助的时候带来希望。

榆中县三中安置点,就是12355志愿者服务的阵地之一。这里汇聚了各村安置来的受灾群众,还有为他们服务的广大志愿者。

石金萍说,中午吃饭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话,心理辅导并不刻意,很多时候润物细无声,也许一时无法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让群众放宽心。

作为甘肃团省委服务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机构,这次进入山洪灾区,12355心理志愿者始终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希望帮助孩子们克服困难感到温暖。

“我们会做游戏,讲故事,带着孩子们一起玩,让他们感受到依靠和信赖。”石金萍介绍,12355心理志愿者在榆中县三中专门安排了小学组、中学组两个兴趣班,邀请安置点适龄的孩子一起来参与。

安置点的孩子们或多或少受到洪水灾害惊吓,如果一个人待着,可能没有宣泄途径,只有大家在一起,小伙伴的快乐会传递,大家在游戏之中心情会一点点放轻松,慢慢回归正常生活。

为此,12355心理志愿者为孩子们准备了小玩具,鼓励大家参与到游戏之中来。

“小孩子是纯真的,该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他们一定会看到我们的善意和友好,这对心理重建很重要。”石金萍说。

12355心理志愿者是一支充满青春阳光的团队,还有很多专业背景的大学生加入,用青春活力感染着每一个人,也让交流更有亲和力。

马勇就是一名来自西北民族大学的学生,榆中山洪灾害发生后,他主动报名加入心理志愿者行业,在榆中县三中安置点做志愿服务。

“我以前在12355值班接过热线,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所以我报名来到灾区,希望以阳光的心态,为受灾群众打开一扇心灵之窗。”马勇说。

这几天,马勇的重要任务是带孩子们一起上课,在游戏中寻找快乐。

“孩子们都叫我大哥哥,我觉得他们挺喜欢我,这样很好,让我可以更好地走进他们心里,为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马勇表示。

校园里,心理志愿者默默陪伴,电话里,12355真情倾听。在山洪灾害最困难的时刻,12355背后的每个青春身影用行动传递了大爱无声,也为人们筑起了心灵堤坝。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