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经济社会发展 >> 社会事业

陇南:从“天然药库”到产业强市

2025-08-07 08:36 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国甘肃网8月6日讯(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程健 实习生 元翔宇)记者从8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甘肃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陇南市探索出了“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陇南路径”,用一组组亮眼数据把“千年药乡”的资源禀赋转化为了“中医药+”多业态融合的发展优势。

  陇南市政府副市长汪精海介绍,陇南素有“千年药乡”“天然药库”之美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30万亩,2024年总产量26万吨,全产业链产值119亿元。目前,有各类中药材资源2400多种,其中10种药材获得国家地标认证,“文县纹党”等6种药材因量多质优享誉全国。

  近年来,陇南市抢抓国家中医药养生保健旅游创新区建设机遇,探索出了“中医药+”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陇南路径”。其中,“中医药+文旅康养”方面,官鹅沟等标志性景区提档升级,纹党宝、天麻宴等药食同源食品广受游客欢迎,康县温泉疗养品牌持续叫响。宕昌县建成20个康养驿站、5家康养主题民宿,配备专业中医人才提供推拿、艾灸、中药足浴等服务,让游客在“游山玩水”间体验“中医药养生”。

  “中医药+健康服务”方面,市县均成立中医药管理局,拥有8家县级中医院、222个乡级中医馆,建成46个国家和省级中医药重点专科,累计培养甘肃省名中医12人、五级师承教育继承人617人,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产地加工”方面,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发展标准化种植75万亩。近三年累计落实产业链资金1798万元,支持100户企业改造升级加工生产线,培育规上企业30家、上市企业1家。

  “中医药+产业园区”方面,成功申报宕昌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中药材)产业园,推进西和县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及文县纹党等5个园区建设,形成“一主多辅”产业格局。

  “中医药+消费经济”方面,打造陇南“南药北藏”交易集散基地,以宕昌县哈达铺华昌国际药材物流城为中心,联动6个季节性市场,仓储能力达22.6万吨,2024年出口中药材4087万元,同比增长80%。

  “中医药+科技创新”方面,挂牌成立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陇南综合试验站,与省卫健委、兰州大学等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组建科技创新联合体,为产业发展注入科技动能。

  “今年上半年,陇南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增速分别达20.6%和33%,位居全省前列。”汪精海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在做实产业园区、标准化种植、现代化加工、市场化流通、康养游融合、科技支撑等方面下功夫、求突破,推动陇南由中药材资源大市向中医药产业强市转变,为助力全省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陇南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