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筑梦耀陇中——定西劳模工匠故事汇宣讲活动侧记
原标题:匠心筑梦耀陇中——定西劳模工匠故事汇宣讲活动侧记
新定西·定西日报记者 张莉芳
春风化雨润万物,劳动精神耀乾坤。
在“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27日下午,一场“聆听劳模工匠故事 汲取奋进力量——定西劳模工匠故事汇宣讲活动”如春风化雨,将劳模精神的种子播撒在人们心田。
当大屏幕播放出污水井盖开启的瞬间,全国劳动模范马月成40年如一日的坚守画面徐徐展开。
“井下氧气含量只有地面的三分之一,硫化氢浓度却可能超标几十倍。”宣讲者畅莹用深情的语言讲述着马月成这份“与黑暗为伴”的工作。
从青丝到白发,他用脚步丈量过定西城区每一寸管网,在恶臭中排除过上千次险情。“几十年的坚守,他失去了嗅觉……”掌声中,观众们擦拭着眼角的泪水,为这份“地下长城的守望”深深动容。
“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今后,作为一名基层的社区干部,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当中,把为人民服务做深、做实。”畅莹有感而发。
定西市总工会副主席龙雪莹说:“此次劳模工匠故事汇活动就是通过组织劳模工匠自己讲自己的故事,或安排别人讲述他们的故事,让广大职工近距离感受,从而形成传扬劳模精神,传承工匠精神的良好氛围。”
多媒体教室展示的“时光相册”里,从土坯房到现代化教学楼,斑驳光影见证着教育匠心的传承。
“16年前,当我走进教室,孩子们齐刷刷起立喊‘老师好’时,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坚守的地方。”甘肃省先进工作者董天遣的讲述让现场陷入沉思。
从2006年山村小学代课教师每月260元报酬的坚守,到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甘肃省“园丁奖”、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16年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董哥哥”到“董叔叔”,他教育和陪伴着大山深处的孩子,让孩子们看到了更大更美的世界。
青年教师陈艳红红着眼眶说:“董老师让我懂得,教育不是惊天动地,教师的‘匠心’就藏在日复一日的备课、批改作业和耐心辅导里。”
而当抗美援朝老兵陈焕章的军功章在聚光灯下熠熠生辉,时空仿佛倒流至烽火岁月。“爷爷常说,真正的勋章是那些永远留在异国他乡的战友。”孙子焦羲云动情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
从战场到地方,从保家卫国到建设家乡,泛黄的家书、褪色的军装,串联起两代人的精神图谱。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新时代工匠精神与红色基因完成深情相拥。
在三个多小时的宣讲中,劳模们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的执着诠释着工匠精神的时代内涵。
“原来‘择一事终一生’这些榜样就在我们身边。”医护人员高敬慈深受触动,她说,今后要以他们为榜样,在日常护理中保持耐心、锤炼专业,用更温暖的服务为患者点亮希望,在平凡岗位上践行初心。
聚光灯下,“匠心筑梦,劳动荣光”的标语格外醒目,与会者胸前的党徽与劳模勋章交相辉映。这场精神盛宴如同陇中大地上盛开的花,正把劳模精神的种子播向四面八方,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绽放出新的光彩。
- 2025-04-29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兰州市走出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新路径
- 2025-04-29甘肃省2025年群众体育工作重点确定
- 2025-04-29孙雪涛在嘉峪关市张掖市调研时强调 做深做细做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
- 2025-04-29穿越千年探秘文物 情景体验触摸历史 省博首推沉浸式互动情景体验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