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省情 >> 经济社会发展 >> 社会事业

渭源:升级地膜 护绿增收

2025-04-28 14:29 来源:定西日报

原标题:渭源:升级地膜 护绿增收 

今年以来,渭源县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聚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点领域,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绿色农业发展深度融合,积极推广加厚高强度地膜,通过“购三补一”与“以旧换新”双向发力破解“白色污染”难题,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购三补一”降成本,科学用膜提效益

在渭源县五竹镇鹿鸣村千亩马铃薯产业核心示范基地,种植户正操作机械抢抓农时覆膜,农机“吐”出的一条条地膜如黑色玉带,覆盖在田垄间,勾勒出一幅美丽的春耕画卷。

“我们使用的加厚高强度地膜,质量好、韧性强、可回收,而且现在‘购三补一’政策非常划算,节省了很多成本!”鹿鸣村马铃薯种植户高旭东掐着指头算起细账,自费购买30卷地膜,获政府奖补10卷,省下近千元。

今年,渭源县投入576万元专项资金,围绕“科学用膜、高效回收”两大核心,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480吨,以“购三补一”政策为抓手,在全县16个乡镇推广覆膜24.06万亩,通过“真金白银”激发农户参与热情,真正实现了“增产又减负”。

“加厚膜不仅保墒、增温效果更好,回收也更方便。”五竹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任永阳介绍,该镇结合千亩马铃薯基地、万亩片带建设,农户自筹70.80吨、奖补23.6吨,完成铺膜1.18万亩,既提升了作物产量,又从源头减少了残留污染。

“以旧换新”添动能,变废为宝惠民生

在会川镇废旧农膜回收点,农户正将成捆旧膜用来兑换新膜。“用平时捡来的废旧地膜来换新地膜,非常划算,我总共交了4立方旧膜,换取了4卷新膜。”会川镇和平村村民乔会议拿着换来的新膜高兴地说。

渭源县以“以旧换新”为突破口,构建“县统筹、乡管理、村落实”三级回收网络,在16个乡镇设立20个固定回收点,行政村配套临时堆放点,形成“群众捡拾—村级收集—乡镇转运”闭环链条。

为保障“以旧换新”工作顺利推进,渭源县安排专项资金144万元,采购加厚高强度地膜120吨,通过1立方米旧膜换8公斤新膜,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以旧换新”,有效破解农田“白色污染”难题,构建起“回收即受益”的绿色闭环。

“通过‘县统筹、乡管理、村落实’三级回收网络体系,废旧农膜回收更高效。目前,全县已回收废旧农膜11800立方米,累计发放新地膜94.4吨。”渭源县农村能源开发服务中心负责人牛启隆介绍,“以旧换新”政策的推行,进一步激发了广大群众回收废旧地膜的积极性,

让旧膜变废为宝,既增加了群众收益,又美化了生态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农户减负、生态增效”三赢。

从田间到回收点,从政策补贴到群众参与,渭源县创新“政策引导+群众参与+资源循环”工作机制,系统构建起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处置体系,以“小地膜”为突破口,旧膜变“钱袋”,土地焕生机,一幅生态与经济共赢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