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论坛】用人得当是根本大计 从朝议大夫巩建丰的奏疏和文章看大清盛世的政治理念
巩维祥
巩建丰(1673—1748),伏羌(今甘肃省甘谷县)人,官至朝议大夫,“忠诚贯日,气节凌霜”,被世人誉为“关西师表”。巩建丰遗存的文章和诗词歌赋1200多篇,其精深的治国方略,厚重的教育思想,醉人的诗词歌赋,不仅客观地反映了“大清盛世”的思想文化,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清初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人励精图治,使国力达到巅峰。吏治就是政治,中国历史上之所以呈现134年“康、雍、乾盛世”,成功的吏治是重要原因。雍正是中国历史上最勤勉的皇帝,他1723年即位初,面对康熙晚年的大量积弊,高强度工作,夜以继日地批阅奏章,熬夜通宵是常事。面对此情和当时错综复杂的政治局面,巩建丰奏疏曰:“天下至大,庶务至繁,断非人主一身所能经理,必赖内外臣工协力勚勷然后可以成一道同风之盛。若上有凉德之主而下皆皋、夔、稷、契之臣,则工虞水火佐理有人,政务亦不患不举。若上有尧舜之主而下皆驩兜之辈则耳目股肱无所资藉,政务亦必至于废驰。故人君之道得人为要,而人臣之道以奉职为先,此一定之理也。皇上统临万方虽刻刻有励精图治之念,然必赖内外臣工共矢公忠各殚才力,然后有实政实效及于吏治民生,方可以感天和而赐繁祉。不然则朕虽有勤政之念,岂能事事躬亲办理之也。”皋夔稷契,是舜帝贤臣皋陶、夔、稷和契的并称。驩兜,是尧帝奸臣。这里是说,皇帝精力有限,岂能事事躬亲决断。如果用人不当,下皆奸佞驩兜之辈,尧舜在世也枉然。用人得当是根本大计,官不在多,而在精。十羊九牧,冗员繁多,不仅加重百姓负担,办事效率也不会高。要求贤纳谏若渴,不拘一格,唯才是举,广任贤良,建立一支殚精竭虑,矢志公忠的群臣百官队伍,皇帝即可垂衣而治理好天下。
巩建丰有一道奏疏,精辟地陈述了选人用人方略:“不以才为人有者天下斯无遗才矣。人主之所以平治者惟在一相而相之所以劻勷者尤在群才。若已有之位冠百僚,群才悉奋进于前矣,而犹恐任之非宜也。准已而曲体之才不必自己出而天下之才皆不出一人意,量之外何其爱惜之至也。而违其宜纵使左右得人,不过以人视人存才不已而出之嫌也,怀才乐献者亦何在而至?尝见已有技者或堪总理或堪分职,末始不私心……”。这里是说,得人才者得天下,人才是国家大事,非个人之事。如果百官之位皆能选拔德才优秀者任职,天下群才必然会纷至沓来,唯恐任用不当。千里马耕地不如牛,要知人善任,扬长避短,量才安排到恰当位置。善任就是授权,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只要授权而无考核,就是弃权,甚至大权旁落,被佞臣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巩建丰的文章中,对廉政的论述鞭辟入里,发人深省:“朝廷者非清操无以自立,而取士务归得人也。”“士为四民之首,欲端民俗,先端士习,而士习之端由于豢养之道。”“当官者举念畏天则不欺,不欺则人信而不疑。作事敬君则不慢,不慢则政平而就理。每饮思亲则不贪,不贪则知止而不殆。又曰忠以事上则夙夜匪懈,敬以事长则谄渎不生,廉以律己则苞苴不生,严以御吏则奸慝不作,宽以恤民则下情上达,礼以接贤大夫则闻见广而收启沃之益。”这里是说,朝廷非廉政无以立命,选取官吏务必用人得当。源泉浑,流不能清。官员和读书人的堕落,是整个社会的堕落。官风不正的弊端,是官员被收买利用。当欲望变得贪婪,就是放纵的开始,离祸患不远了。为官者心中若有黎民,造孽时心中若有法度,即可远离诸恶而没有危险。
巩建丰对社会的洞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观人心风俗可以知世道。人尚醇厚俗贵勤俭则世道日趋于盛可知,人习巧俐俗习奢侈则世道日趋于衰可知。”“君子以道克为贵,身安为富。何为道克?仁统万善,义超万物,在我充足势位莫并,何贵如之!何为身安?耳聪目明,手恭足重,睟面盎背,不言而喻何安如之!彼徒以爵位为贵,膏粱为富者,亦弗思之甚也。”“自市道之无人与缔,以势者势倾则乖,要以利者利罄则隙甚至翻云覆雨,往往始如胶漆而囟终末不可一朝居者甚哉。”意思是说,人心风俗是社会盛衰的风向标,世人崇尚醇厚,风俗以勤俭为贵,则可知社会正在日益昌盛。世人习惯于虚浮油滑,投机取巧,则可知社会正在衰败。不是职位愈高愈尊贵,而是德高望重,深孚众望,百姓爱戴,才是真正的尊贵。身体健康才是真正的富有,失去健康,生活会黯然失色。在人际关系市场化的不良社会风气下,人与人之间只有赤裸裸的利益关系,没有友情,以势者势倒则行为乖张,以利者利尽则分裂,甚至翻云覆雨,不能共事者有之。
始于隋、唐的科举制度,是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唯才是举的良好选官制度。大清盛世把科举制度发挥到极致。巩建丰奉旨主试科考多年,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科考诗。他写的《云南科试》一诗荡气回肠,吟咏令人热血沸腾:“天末人文宠上台,百年风气自今开。龙腾莘海波翻雨,鲲化沧江浪击雷。果是明珠终照耀,莫愁和璧竟尘埃。诸生尚贾宗君勇,万里乘风亦快哉。”
相关新闻
- 2022-03-28甘肃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上线 首批630个项目“云”上安家
- 2021-05-20甘肃十余载考古揭秘战国西戎史:树中西文化交流样本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