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上有名 >> 作品展示

文津书评|《谁在看中国画》 :开放包容的中国传统绘画

21-05-13 08:34 来源:央广网 编辑:杨佑榕

  这本书的关键词是“中国绘画”。唐代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堪称我国第一部绘画史,但是作者理解的绘画范围还是受局限的。到了晚清,国人对绘画的各种门类有了较完备的知识,才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写出自己国家的绘画通史。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土耳其作家帕穆克的代表作《我的名字叫红》就呈现了不同绘画风格如何对峙以及壁垒消解的感人过程。书中提到了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细密画,细密画的画风接近中国绘画中的工笔画。十六世纪四十年代编纂的《巴赫拉姆?米尔扎画册》是首部具有世界意义的艺术史,其中收录了一些中国绘画。当中有两幅画合称《骏马与中国侍从》,一幅是画的白色骏马,一幅是穿着明朝服装的两位侍从,侍从帽子上方写有波斯语“此乃中国绘画大师的佳作集”。在世界艺术史上,这是第一幅被形容为“中国的”绘画作品。熟悉细密画的读者会发现,这两幅画的风格与细密画实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往往没有地图上的国境线,不同文明之间的密切交往超过了人们的想象。

  法国著名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它将文学研究的关注点由作者转向读者,《谁在看中国画》一书也有此特点。英国艺术史家、牛津大学荣休教授柯律格多年来从物质文化的角度研究中国艺术,善于关注细节,视野宏阔,成就卓著。在书中以大量古今图片展示从1500年左右至今,“中国绘画”如何被观看者所理解和界定,指出“中国绘画的概念由其观众创造和维系,并在观看的行为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意义”。

  柯律格探讨的是在历史演变的复杂过程中,哪些人构成了中国画的观赏者。他把这些人分成五类的同时,提纲挈领地论述了这些群体(包括国外预订中国绘画的顾客)对中国绘画主题的潜在影响。相配的图片则显示了众多观赏绘画作品的场景(“画中画”)和这些场景中五百多年间社会与文化艺术巨变的痕迹。从明清的文人雅集到二十世纪的群众性运动,都成为柯律格分析的对象。尤其让中国读者眼睛一亮的是民众性绘画和宣传招贴画也出现在书中。

  柯律格并未断言中国绘画究竟具有何种一以贯之的本质,这恰恰是一种历史主义观点的恰当表现。意大利人郎世宁的经历表明,中国的绘画传统是开放包容的。到了二十世纪,一些极具天赋的中国艺术家留学欧美,他们回国后又给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代中国绘画依然以开放的心态走在创新的大道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兰州市动物园明日闭园 市民期待再相逢更美好 兰州市动物园明日闭园 市民期待再相逢更美好
  • “筚路蓝缕·百年芳华”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展在省委机关展出 王嘉毅现场参观 “筚路蓝缕·百年芳华”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图片展在省委机关展出 王嘉毅现场参观
  • 甘肃新华书店邀你“遇见杨红樱” 5月16日起开启阅读之旅 甘肃新华书店邀你“遇见杨红樱” 5月16日起开启阅读之旅
  • 长图丨筚路蓝缕百年路 高歌奋进新甘肃 长图丨筚路蓝缕百年路 高歌奋进新甘肃
  • 甘肃省举办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系列活动(图) 甘肃省举办 “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系列活动(图)
  • 兰州市城关区流动疫苗接种车来了 机动灵活随到随打(图) 兰州市城关区流动疫苗接种车来了 机动灵活随到随打(图)
  • 庆阳市政府与甘肃森续资源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庆阳市政府与甘肃森续资源环境工程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 兰州市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图) 兰州市2021年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正式启动(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四史”宣传教
2   甘肃省教育系统:深学实干凸显“红色味
3   兰州敦煌路任家庄街西社区:情系老年人
4   欧阳坚在南梁精神研讨会上作小结时说
5   兰州市救助管理站青年团员开展党史学习
6   甘肃省庆祝建党100周年“四史”宣传教
7   兰州城关区启用流动疫苗接种车 现场登
8   欧阳坚在南梁精神研讨会上作小结时说
9   王晨在甘肃进行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时强调
10   任振鹤在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调
11   尹弘在甘肃省委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
12   王晨在甘肃进行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时强调
13   尹弘在省委营商环境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14   兰州市动物园明日闭园 市民期待再相逢
15   任振鹤在兰州国家陆地搜寻与救护基地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