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陇上有名 >> 历史文化 >> 溯源甘肃

嘉峪关魏晋壁画墓中的先民百态

20-07-23 08:52 来源:兰州晚报 编辑:洪煜然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北靠黑山、南临祁连,是明长城的终点,也是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嘉峪关作为知名的景点而闻名天下,但是除了一部分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外,极少有人知晓在距嘉峪关东北方向25公里一片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还散布着1400多座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砖墓群。

  参观过甘肃省博物馆的游客也许在其二楼不大的两三个展柜里目睹过这座“地下艺术宫”的冰山一脚。1972-1979年甘肃省博物馆与嘉峪关市文教局联合对其中13座曹魏至西晋时期的砖墓进行发掘和清理,揭开了它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神秘面纱,为我们全面了解魏晋时期的河西地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彩绘砖壁画

  嘉峪关魏晋墓群从地理布局来看应为家族墓,不仅风土紧相毗邻,而且四周有沙粒堆起的方形“坟圈”。其中有些墓葬为壁画墓,共出土了760多幅。在壁画内容上,嘉峪关壁画墓中并没有继承前代以祥瑞图案和神话传说为题材的风格,而是具有魏晋特色。以宴饮、出行、狩猎、农耕、采桑、畜牧、打场等为主的生活场面,勾画出了一幅幅古代的民间风俗画,古朴、真实地再现了当地平民百姓半耕半牧的经济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情景。这些壁画多出自技艺高超的民间画师之手,他们以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感受,用形象生动、鲜明质朴的绘画手法真实地描绘了墓主人的现实生活,为墓主人营造了一种在另一个世界丰衣足食的生活氛围,从而成为魏晋时期民俗生活的真实写照。

  画像均为一砖一画,上下分层排列,内容丰富,有的为了表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以连环画的形式展现,用数块画砖组合,形象地描绘出社会生产和生活场景。画砖设色也较复杂,大多采用勾填的画法,一般用土红色起稿,然后用墨线勾出轮廓,再用赭石和红色填入色彩。艺术风格总体表现为:构图活泼鲜明,造型简练,色调明快,赋予生活气息和民族风格。

    驿使图与配种图

  说到嘉峪关壁画墓、最为有名的则是五号墓的《驿使图》——全国邮政的标志。画面是一个邮驿使骑在红鬃马上,头戴进贤冠,身穿右襟宽袖衣,足登长靴,左手举木牍文书,右手持马缰驿骑四蹄腾空,信使则稳坐马背飞奔传递。这幅驿使图再现了当时西北边疆驿使驰送文书的情景,被认为是我国发现最早的古代邮驿的形象资料。1982年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原邮电部选中“驿使图”为邮票图案,专门单独发行J85《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纪念小型章一枚。从此“驿使图”成为中国邮政的“形象大使”。新中国邮政储蓄1986年恢复开办,原国家邮政储汇局于1994年起发行首款全国通存通兑银行借记卡性质的储蓄绿卡,卡面又选用了这幅“驿使图”。

  墓室3编号47的《配种图》:红色公马与白色红斑母马正在交配。母马表现温顺、害羞,公马则懒散、自在。画面非常注意两马的体态和面部神情,表达的惟妙惟肖。在墓室中有专门描绘马匹配种的图,证明河西地区很重视牲畜的繁殖与培养。

    独具特色的马车图

  墓室7编号46的壁画:一乘马车,前有一车仆,后有一跟随。但是这幅画中马的造型有很明显牛的痕迹。显然是以牛车起稿后改为马车的图画。在众多的车骑图中,这是唯一的一辆马车图,说明当时马车在河西地区并不常见。饲养马的基地,马匹居然紧缺,此原因就在于马匹主要用于征战和狩猎,而不以农耕、驾车或食用为目的。故在农耕和驾车的壁画中一律为牛,无一用马。仅见的一辆马车也是起稿为牛,画成后才改为马的。相比之下更突出牛的重要用途和马的特殊作用。

  采桑图

  墓室6的9号壁画,刻画了一提蓝采桑女子和手持弓箭护林的少年。少年有明显鲜卑人的特征。画面上采桑女子与剑拔弩张的少年紧张对峙,生动描绘了魏晋时期河西地区男耕女织的安定生活。

  墓室5内13号壁画,描绘了两男子正在树下采桑,一男子提篮摘桑,面带一丝丰收喜悦。另一男子回首翘望,表情沾沾自得。采桑图中,鲜卑人频繁出现,并且扮演保护蚕桑的角色。反映了当时的乡土风情,也说明庄园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和明确的分工。另外,鲜卑本是游牧民族一直居无定所,壁画却刻画其从事农业活动,与汉族人民共同生产劳动,和平相处,因此这些壁画成为民族大融合的有力证明。

    滤醋图与二牛抬杠图

  墓室3编号23的壁画为《滤醋图》:三个醋坛摆放在高凳上,高凳面为漏网状,凳下有瓦盆接漏。墓主人专门把滤醋的过程放在壁画中,说明其很喜爱食醋并且酿醋是当地非常重要的生产活动。这与河西走廊的自然环境是有关系的。此地区水土多碱,醋可遮去水中的苦涩,故当地人多爱食醋。因壁画中描绘的酿醋过程与今日河西走廊农人制醋方法相同,所以此图被认为是滤醋图。

  墓室5编号27的《二牛抬杠图》:有二牛抬杠单辕犁,犁铧扁平,中腰有横木,较笨重,破土不深。壁画通过不同时期犁具的描绘记录了农业工具从二牛抬杠向一牛耕作的过程。嘉峪关魏晋墓壁画为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最可信的形象资料。

  墓室3编号38的壁画为《养鸡图》:其中一只公鸡,四只母鸡。公鸡挺胸阔步,母鸡们小步跟随,俨然人间一夫多妻的景象。公鸡显现出它出身于富贵人家、洋洋得意的样子。四只母鸡则随着与公鸡的位置不同,姿态也不尽相同。鸡群完全模仿人类的生活状况,画者在这幅画中不但表达出鸡的心理,也含蓄表达着自己内心的一种不平感想,具有很现实的历史意义。

    宴饮与狩猎

  墓室1的《宴饮图》:一仆举炙肉与男墓主,墓主人坐于榻上,手持便面,右旁题榜“段清”,左旁题旁“幼絜”。可知,墓主人名为“段清”,字“幼絜,出身河西显门耀族。

  墓室5编号61画有一男子肩膀落一兽鸟,胯下骑骏马,正在追逐两只猎鸟。画面经过了精心布局:男子既不持弓也不握剑,而是紧拉缰绳。骏马飞腾,猎鸟飞速之快则用其尾后阴虚长线刻画。很显然本画根本目的并不在于刻画猎鸟飞速之快。画匠使马紧跟猎鸟之后,奔跑高度与鸟相同,来凸现骏马奔速之快才是本画真正目的。表达手法与雷台汉墓的马踏飞燕有异曲同工之妙。

    价值

  嘉峪关魏晋墓为研究河西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融合、生活方式、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由于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环境,使这一时期中国的绘画文献记载非常零星,简略,绘画的实物资料更是凤毛麟角,墓葬群的发现则填补了中国绘画史的一大空白,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发现和补充,所以嘉峪关壁画墓的出现更显得尤为珍贵。嘉峪关魏晋墓现已成为甘肃旅游业的一大亮点,吸引着世界各国的游客前往观光,亦成为与敦煌一线的旅游景点。

  1973年8月,5号墓完整地搬迁至甘肃省博物馆的一座地下陈列室并加以复原,而由于种种原因,国家对其他千余座墓室并没有进行发掘。那些原封未动的彩绘壁画砖由于戈壁气候恶劣,保护条件困难,加之长期盗墓猖獗,很多已经脱落褪色。虽然2006年嘉峪关市发改委宣布利用世行2400万元贷款对魏晋墓进行全面保护和开发,但总体来说,对其学术研究、旅游开发、发掘保护都有待进一步加强。(马文涛 刘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甘肃省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甘肃省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 兰州铁路局恢复开行部分列车 兰州铁路局恢复开行部分列车
  • 华丽蜕变“三部曲” ——武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华丽蜕变“三部曲” ——武山县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 甘肃本土题材本土作品《陇原英雄传》入围中国电视金鹰奖 甘肃本土题材本土作品《陇原英雄传》入围中国电视金鹰奖
  • 甘肃严格落实责任制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甘肃严格落实责任制抓实抓细防汛救灾各项工作
  • 甘肃省统筹做好省列重大项目建设 服务“六保”工作 甘肃省统筹做好省列重大项目建设 服务“六保”工作
  • 十三届省委第六轮巡视各巡视组完成进驻 各巡视组联系方式公布 十三届省委第六轮巡视各巡视组完成进驻 各巡视组联系方式公布
  • 甘肃召开2020年全省网信工作会议(图) 甘肃召开2020年全省网信工作会议(图)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兰州公安交警重点查处客货混装的面包车
2   兰州:交通陋习专项整治月正在进行中
3   全省三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调度暨落实“六
4   李元平在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作专
5   兰州七里河区 高校“内外兼修”助力兰
6   兰州紧盯薄弱环节 全力打好创建文明城
7   西北师大附中将打造智慧校园应用示范校
8   7月22日甘肃无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
9   余建调研督导兰州市公安局安宁分局教育
10   甘肃省直机关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公
11   甘肃省直机关及参公管理单位公开遴选一
12   甘肃省20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
13   甘肃省今年中专招生方案公布
14   兰州城关区开展药品“查非打假”行动
15   兰州铁路局恢复开行部分列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