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第五期培训班在兰举办

近日,由中国科技馆主办、甘肃科技馆承办的“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第五期培训班在甘肃科技馆落幕。本次培训以“基于科技馆科普资源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为主题,吸引了宁夏、内蒙古、甘肃三省(区)的80余名中小学科学骨干教师及科普场馆辅导员代表参加为期一周的线下学习,并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惠及更广泛科学教育工作者。

本次培训是“馆校合作中小学教师科学教育实践能力提升”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特邀甘肃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晶莹,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晔,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党委委员、副所长、副研究员魏名邦,甘肃省教科院义务教育研究所小学科学教研员岳磊等科普、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授课和案例分享。此外,甘肃科技馆馆长赵金惠结合自身长期深耕科普一线的工作实践,与参训人员共同探讨了馆校合作模式、运行机制与实施策略,为科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专家们围绕科普重要论述、科学教育发展趋势、馆校合作路径、科技馆资源价值、AI技术在项目式学习中的应用、项目式学习开发与实践等多元内容开展专题分享,既涵盖国家对科学教育的战略定位、形势挑战,也包括“科普三化”赋能科学教育、项目式学习课程设计与组织评价等实操内容,搭配鲜活的开发实践案例,为学员提供了兼具理论高度与实操价值的“进阶指南”。
培训采用“问题导学-活动设计-方法优化-方案生成-成果展示-效果评估”六阶递进式体系,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员开展科学实践活动方案设计和成果汇报,实现“理论引领+实践赋能”的有机统一。此外,还组织学员前往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兰州敦煌艺术馆、甘肃自然能源研究所等科普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结业仪式上,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中学教师达巴拉干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表示:“此次培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馆校协同育人的重要性,科技馆的互动展品和前沿科技资源为课堂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将把项目式学习的方法带回学校,设计更多激发学生探究欲的实践活动,让科学教育真正‘走深走实’。”
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案例鲜活,不仅深化了对新时代科学教育的理解,更极大启发了对科技馆教育资源应用的深入思考,为今后将科技馆科普资源融入中小学科学教育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培训,让更多教师学会‘用好场馆资源’,让科学教育真正‘活’起来。”甘肃科技馆馆长赵金惠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深化馆校合作,推动科学教育与科普资源深度融合,为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更多优质资源和服务,为培养新时代创新型科学教师贡献科普力量。
- 2025-10-27甘肃启动2026年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
- 2025-10-27载人登月“进度条”持续刷新
- 2025-10-27甘肃25项技术获评“中国好技术”
- 2025-10-27京东物流超脑大模型2.0发布
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
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