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行动

感悟科学救国初心 汲取迁兰报国力量

2025-06-27 17:05 来源:甘肃科技报

省科协干部职工在佛慈堂参观展品。 记者 张云文

  这是一次产业探访,也是一场穿越时空的精神之旅,更是一次在特殊时点对信仰之源的深情叩问。

  在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104周年华诞之际,6月24日,省科协党组书记、第一副主席包俊宗,党组成员、副主席马锟带领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及部分学会党组织负责人,前往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主题参观学习,探寻“红色药企”的百年传承路,持续深化省科协学习型机关建设,拓展干部职工视野,感悟传统产业与现代科技融合的魅力。

  抵达位于兰州新区华山路的佛慈制药新区基地,在现代化办公楼前,全体干部职工佩戴党徽,合影留念,定格初心,开启了这场兼具科技与历史深度的学习之旅。

  在佛慈堂党建文化馆内,珍贵的历史资料和照片生动再现了眼前这座现代化大型制药企业的根基,交织着家国情怀的红色药史震撼人心。干部职工们不仅学习了佛慈制药在党的领导下蓬勃发展历程,更通过珍贵的历史资料,深度挖掘了佛慈制药辉煌的前世今生。这家历史悠久的药企,是中国中药工业化的先驱,开时代之先河,首创了中药浓缩丸剂型,彻底改变了传统中药“粗大黑”的形象,让中医药更方便、更有效地服务于大众。近一个世纪以来,佛慈制药始终深植于“科学提炼,改良国药”的革新火种之中,不断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宝库的经典名方,以精湛的制药工艺生产出众多享誉海内外的优质中成药。佛慈制药从1929年上海初创实业救国,到1956年西迁兰州支援大西北,从科技创新种子到产业大树,始终融入服务国家大局和服务人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正是中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历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红色基因”早已融入佛慈的每一帖药、每一寸土地。

  随后,大家深入生产车间,近距离观摩了佛慈制药现代化的生产流程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精准运转,将道地药材转化为济世良药,科学传承在此刻具象化。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严格的质量把控和对经典的传承,都让参观者深受触动,也引发了干部职工对如何更好运用现代科技赋能传统中医药产业、推动陇药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在郁郁葱葱的陇药园,黄芪、当归等道地药材竞相生长,这里展示种植了多种甘肃道地中药材。大家在园中切身感受到了药材种植与环境、科技的关系,加深了对陇药资源禀赋和佛慈“原汁原味原产地”选材理念的理解。

  省科协干部职工通过参观学习,感受到了传统国药的独特魅力与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也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大家纷纷表示,在党的生日前夕走进这样一个具有光荣历史的企业,是一次宝贵的精神洗礼。要将此次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投入到本职工作中。要充分发挥省科协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好地服务科技工作者,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陇药产业的现代化、产业化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