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气象部门联动 共筑石窟寺守护屏障
近日,甘肃省气象局联合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共同发起的“文物保护气象服务联盟”在敦煌正式成立。三省气象部门将携手合作,提升气象服务在文物保护领域的作用,共同为石窟寺的保护构筑一道更为坚实的气象屏障。
“文物保护气象服务联盟”的成立,旨在推动石窟寺保护领域的气候变化和气象技术研究,实现石窟寺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和服务产品的共享。该联盟将搭建一个业务交流平台,促进国内相关部门和单位在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方面的协作。酒泉、洛阳、大同、天水等拥有重要石窟寺资源的城市气象局,也将根据各自石窟寺的具体保护需求,积极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联盟成立期间,在敦煌召开了石窟寺保护气象服务研讨会,来自全国气象部门、文物保护机构、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60余名专家学者齐聚敦煌,围绕“气象赋能文物保护·守护中华文明瑰宝”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与会专家学者就气候变化对文物的影响、文物保护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文物气象风险预报预警、文物雷电灾害防御以及文物气象部门合作等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国家气候中心、甘肃省气象局、山西省气象局、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云冈石窟研究院、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等机构的专家分别作了特邀报告,从不同角度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全面了解文物保护的前沿进展以及气象服务现状和需求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针对诸如突发性强降水、高温、沙尘暴等气象灾害对洞窟的影响,以及文化遗产风险识别模型的建立等问题,山西省气象局、河南省气象局和甘肃省气象局分别介绍了各自的实践经验和探索成果。
据悉,联盟的工作重点包括强化合作共赢,共同推动文物保护和气象的融合发展;强化监测预警,将文物保护气象服务纳入气象科技和业务攻关的优先领域;加强组织协调,落实文物保护气象服务工作的主体责任。通过常态化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在更多领域实现同频共振、融合共赢,为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更加精准、更加有效的气象保障。(记者 郑魁)
- 2025-06-16加快科技创新,亟待金融再发力——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大家谈
- 2025-06-16昆仑文化多学科综合科考活动在青海启动
- 2025-06-16首届亚热带农业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学术交流会召开
- 2025-06-16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超稳定钙钛矿发光二极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