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示植物界如何上演“冰火之歌”
在被称为“第三极”的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冰川的消融正悄然改变着那里的生态环境。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的科学家们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第三极”冰川前缘植被的演替动态,并分析了不同区域植物区系之间的相似性,为人们了解气候变化对高山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这项研究关注的是冰川前缘的植被,这是一个特殊的生态环境,也是海拔最高的陆地脆弱生境之一。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冰川前缘不断暴露出来新的土地,这就为植物的生长和演替创造了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观测条件限制,人们对这一区域的植被变化知之甚少。
为了弥补这一空白,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上官冬辉研究员团队与兰州交通大学、中巴地球科学联合研究中心及南通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合作,选取了“第三极”地区9条具有代表性的冰川,并在其前缘设置了样地,记录了植被信息。他们发现,随着冰川的退缩,物种的多样性和植被的覆盖度呈现出一种波动性增长的趋势,尤其是在受到海洋性气候影响的冰川前缘,这种增长速度更加显著。
研究还表明,在演替的早期阶段,不同冰川前缘的植物种类看起来很相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开始变得不同,特别是在不同类型的冰川前缘,这种差异更加明显。换句话说,不同的气候和地理环境正在塑造着各自独特的冰川前缘生态系统。
通过分析不同冰川前缘之间的植物区系相似性,科学家们发现,地理位置相邻且属于同一类型的冰川前缘,其植物种类也最为相似。这进一步证实了局地气候和地理因素在决定冰川前缘生态系统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Global and PlanetaryChange》上,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记者 郑魁)
- 2025-06-12甘肃省启动2025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 2025-06-12“科学家进校园,走基层”活动走进西北师大二附中
- 2025-06-12兰大团队揭示灌丛化影响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机制
- 2025-05-22435家企业906个项目展开角逐 第三届甘肃省企业科技创新大赛进入决赛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