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审定通过七个特色草品种
省林业和草原局于3月30日发布公告,审定通过“中燕1号”燕麦、“甘沙韭1号”蒙古韭等7个草品种的审定。这些新品种兼具生态修复与经济价值,将为甘肃省乃至北方地区的草原生态治理、畜牧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本次通过审定的品种涵盖牧草、生态修复草及特色经济草种三大类,包括3个抗旱固沙品种、2个盐碱地改良品种和2个高寒区生态草种。其中“腾格里”沙冬青与白茎盐生草表现出优异抗逆性,能在重度盐碱地(含盐量0.7%以下)正常生长,年移除土壤盐分达900公斤/公顷;“洮源”老芒麦创下海拔3600米越冬记录,填补了高寒草原修复草种空白。在牧草领域,“中燕1号”燕麦实现旱作栽培亩产鲜草2吨,较传统品种增产15%,且具备短日照适应性,突破南方地区种植限制。“草野1号”野燕麦专为青藏高原补播研发,其92天生长期完美匹配高寒区无霜期,现已在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推广。“甘沙韭1号”蒙古韭作为固沙先锋植物,能在流动沙地生长,其肉质鳞茎为家畜喜食,兼具生态修复与饲用价值。
目前,相关品种已进入规模化繁育阶段。我省将通过良种补贴、技术培训等方式推动成果落地,助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农牧民增收。(记者 郑魁)
- 2025-04-02“数字听诊器”护航黄河上游生态安全
- 2025-03-31羽绒服干洗更好?每天敷面膜能更护肤?3月“科学”流言榜来了
- 2025-03-31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
- 2025-03-26甘肃省首批“银龄专家工作室”名单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