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科普甘肃 >> 科普动态 >> 要闻速递

兰大研究揭示:智能手机可当心理医生

2025-03-24 10:23 来源:甘肃科技报

  记者 张云文

  你每天离不开的智能手机,除了刷视频、聊天、导航,还能悄悄“观察”你的心理健康。最近,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杨民强副教授团队解锁了手机的隐藏技能,他们发现通过智能手机收集的数据,可以帮助评估抑郁症。

  智能手机具有很强的“侦探能力”,手机里各种传感器,比如加速度计、麦克风、GPS等,能随时随地收集你的行为数据。比如你每天走了多少步、去了哪些地方、睡觉多久、和谁聊天,甚至手机使用时间,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数据,背后却藏着大秘密。研究表明,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抑郁倾向。说白了,手机就是你的“行为记录仪”,而这些行为模式正是预测抑郁症的“蛛丝马迹”。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来预测身体疾病,还能帮助评估精神健康状况,尤其是抑郁症。然而,从海量手机数据中提取出与抑郁症相关的关键特征并不容易。研究指出,智能手机数据的复杂性和隐私安全问题是目前的两大难点。首先,手机数据五花八门,稳定地提取出与抑郁相关的关键特征是一大难题。其次,像语音、定位这些敏感信息,万一泄露了,隐私问题可就麻烦大了!以上两点对临床试验和实际应用带来挑战,因此,研究团队致力于开发既能精准提取特征又能保护隐私的技术方法。

  杨民强团队的研究总结了5种可能与抑郁相关的特征。位置特征:你常去的地方、活动范围,可能反映你的社交意愿和情绪状态;运动特征:你是“宅家躺平”还是“活力满满”,运动量和状态都能说明问题;睡眠特征:睡多久、睡得好不好,手机数据一清二楚;节律特征:你的生活作息是否规律,手机能捕捉到;社交与设备使用特征:你是“社交达人”还是“沉默孤狼”,又或者手机玩得停不下来,这些都能提供线索。

  当然,这项研究还只是个开始。团队提出了很多值得继续探索的问题,比如如何结合多种数据源、如何进行长期观察,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隐私等。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进步,未来智能手机可能会成为精神健康诊疗的重要工具。到时候,手机不仅能提醒你“多喝热水”,还可能会说:“朋友,最近心情不太好,要不要聊聊?”

  该研究不仅为抑郁症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也为智能手机在医疗健康领域开辟了更多可能性。在未来,智能手机或许能成为精神健康评估的重要工具,为更多患者提供便捷、有效的辅助诊疗手段。该研究成果以题为《抑郁症检测中智能手机数据的数字表型分析与特征提取》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ProceedingsoftheIEEE》上。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