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发现后天获得的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顾东风院士和鲁向锋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后天获得的克隆性造血相关基因突变可显著增加冠心病风险,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医学期刊《贾玛心脏病学》。研究发现,相比未携带者,携带体细胞基因突变者发生冠心病的风险将增加42%,且突变细胞比例越高,冠心病风险越大,尤其是TET2基因的突变最高可增加近300%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年轻人中占比更高的小克隆突变也可增加33%的风险。受访专家提示,早期检测对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和精准防控具有重要价值,通过高深度测序研发相应的遗传风险评估工具,将推动冠心病的个体化精准防治。 据新华社北京1月13日电
- 2024-01-15甘肃省2名科技工作者入围2023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 2024-01-12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科学突破
- 2024-01-12新华鲜报|新年海上首发!商业航天奔星辰
- 2024-01-11第40次南极考察|科普:南极磷虾能吃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