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书画艺术 >> 名家名作 >> 名家

【甘肃书画名家】王安民

22-01-10 10:21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张兰琴

  艺术简历

  王安民,男,汉族。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进修于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甘肃省文联《都市生活》杂志社主编,兰州市美协副主席,甘肃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市文联城市山水画研究会理事,李可染艺术基金会李小可艺术工作室画家,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中国画院画家,市政协书画院、甘肃金城画院画家。师从李可染之子李小可老师、郭文涛主席。近年又向中国国家画院范扬教授、国家画院山水所所长方向、林容生、范治斌等名家学习。

  参加展览

  作品曾参加全国及省市多次展览,在北京、上海、深圳、厦门、乌鲁木齐、桂林、无锡、武汉、海口、合肥、西安、丽江、兰州、通渭等地展出。2018年作品入选兰州市赴意大利罗马美术展;2019年6月国画作品“雪艳城春”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甘肃美术作品选拔展;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美术作品精品展;2019年获华夏名家榜全国美术大赛一等奖;2021年入选建党百年甘肃系列美术作品展;十四市州美术联展;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等。在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艺术家》《艺术品鉴》《甘肃日报》《中国美术报》《视野》《丝绸之路》等全国十几种报刊发表大量美术作品及美术评论。由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个人诗集《结束或者开始》,并入选新闻出版局农家书屋工程。2018年被兰州市委评为金城文化名家。

  作品欣赏

  (以上为浙江写生作品)

  浙江写生感悟 

  王安民|文

  写生是“外师造化”,客观地表现眼前所见的景物。但绘画毕竟是艺术创作,不是摄影,所以不能如实地面面俱到,需要用心与造化相知相融,借物抒情,寄情于山水之间,这就需要立意,“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语于豪放之外”(苏东坡写吴道子语)。

  意在笔先,就是我们写生时一定要在自己审美理解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审美标准来处理大自然的美,把客观对象与胸中构思的意象运用笔墨技法表现出来,创造出一种升华了的艺术美。但有时自己的立意与眼前的景色存在一定的落差。

  范治斌老师对此问题给我讲起了“造境”这个词,就是按照立意要求,将写生参照物中没有的细节或形象,通过自己的笔墨添加进去,营造出心中美的意境,使画面承载更多的诗情与画意,达到自己的立意要求。

  (以上为贵州写生作品)

  贵州写生感悟 

  王安民|文

  辛丑金秋,贵州如梦,秋水无尘,秋天高远。

  秋雨拂过高原,白云挂在万丈悬崖的一道道微澜中,山风过岗,花落无声,雨打芭蕉,碧绿可触,此刻诗意濛濛,画亦濛濛。就这样,随范扬老师走进来深秋的贵州,写生、示范、讲解,十几天来,启迪甚多,感触良多。

  一、笔墨的书写性。范扬老师一直用中号中锋,采用书法书写的线条来构筑画面的主骨,或简或繁,或虚或实,营造出画面的时空架构,在这里中国画的传统的皴擦都似乎隐去了,而那些以草书的极富弹力的线条,把整个写生对象紧紧贯通起来,整个墨稿充满着书法之美。

  二、似与不似之间。中国画传统的写意精神是范扬老师作品的灵魂,他以极简的线条勾勒出主观性结构。虽对景写生,但笔下却是似像非像的疏密交融的模糊意象,正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笔墨语言,为后期的渲染、着色整体性提供了无限的可能,使画面充满了让人想象的神秘感,更会有偶然性的神来之笔。

  三、节奏感与韵味。他在写生前期的墨稿阶段,挥洒自如,行笔如流水通畅。他扎实的基本功能很快、很准的把握山水画面的基本形状。但后期渲染、着色阶段,会变得很慢,赭石、二绿与淡墨的交融渲染中,山与树,明与暗,次第呈现。他讲究用色的透与润,浓淡干湿,用笔轻松从容,韵味十足。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相关新闻

精彩推荐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