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滥竽充数 | 大合奏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的是通力合作

2025-07-24 09:21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说古道今】

  《韩非子·内储说上》有一个寓言故事:“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有三百个人同时演奏。南郭先生请求为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一个人喜欢听,一个人喜欢吹,所以一拍即合。宣王一高兴,对南郭先生与那几百号吃官粮的竽手一样看待,给了与他们同等的伙食待遇。待遇那么好,南郭先生自然也高兴。

  南郭先生本来不会吹竽,或者说吹得很烂,但他为什么还敢“请为王吹竽”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选人方式存在瑕疵。南郭先生说“我能吹”,齐宣王就说“那就好”。这甚至都不是“说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说行你就行”。二是,个人喜好存在漏洞。南郭先生之所以未能被发现弄虚作假,就是因为齐宣王喜欢听三百人的大合奏。其实,南郭先生根本就不用吹,只需装着吹就行了。所以,南郭先生混进去了,也混下来了。

  齐宣王一直到死,也不知道他被一个小混混骗了。他的儿子齐湣王同样喜欢听吹竽,不同的是,他喜欢听乐师们的独奏。喜欢听独奏,对于演奏者而言,就是被考察、被鉴别的过程。南郭先生也是“聪明人”,一看情况不妙,马上就悄悄溜走了。南郭先生走了,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典故“滥竽充数”,后人用它来形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的现象,或以“南郭先生”指称虽然无真才实学,却擅于装模作样的人。王安石诗《和陈辅秀才金陵书事》:“南郭先生比鷾鸸(yì ér,燕子),年年过我未愆期。休论王谢当时事,大抵乌衣只旧时。”  

  现在,需要倒回来看看,南郭先生在合奏队伍中摇头晃脑、装腔作势,齐宣王发现不了,那几百个乐师也没有一个人发现吗?如果发现了,为什么会容忍他一天一天往下混呢?毫无疑问,这就是“大锅饭”的弊端之一。“大合奏”是一个集体项目,需要的是通力合作。通力合作的前提是,每个人都要有一技之长,然后才能谈得上尽心尽力。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三春水柏枝

  分布:兰州、陇南、天水、甘南、定西、临夏、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陇东

  简介:三春水柏枝,灌木,可作水土保持树种。花期3-9月,果期5-10月。花序密集,花粉红色或淡紫红色,尤为美丽,可作观赏植物。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