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廉政文化

高山流水 | 弹琴,就得弹给懂的人听

2025-05-29 09:06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

  【说古道今】

  知音,是一种神奇的存在。《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正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

  意思是,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音。伯牙弹琴时,内心想着登临高山时,钟子期就说:“好啊!巍巍峨峨如同泰山耸立!”心里想着流水时,钟子期就说:“好啊!浩浩荡荡如同江河奔流!”伯牙想什么,钟子期就能领会到什么。伯牙在泰山之北游览时,突遇暴雨,停留在岩石之下,不由心生悲哀,于是拿起琴弹了起来。起初他弹奏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弹奏了表现高山崩坍的曲子,每弹一曲,钟子期都能完全领会其中的旨趣。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道:“太好了,太好了,你才是真正听琴的人。你想的就像是我想的一样,我哪里能逃得掉你对琴声的识别能力啊!”

  钟子期的神奇之处,就在于能从伯牙的琴声中听出其所思所想。俗语云:“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知心者,方能知音;知音者,方为知己。伯牙能有这样的知音,可谓三生有幸!遗憾的是,钟子期死后,伯牙觉得再也遇不到这样的知音了,所以再也不弹琴了。《吕氏春秋•本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后以“高山流水”为典,形容琴曲高妙,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觉;也以此比喻双方心有灵犀,有心照不宣之默契。

  弹者和听者是双向互动的。能听得出来,首先要能弹得出来。弹得出神入化,听者才有可能心领神会;弹得模糊不清,或者模棱两可,再善听的人也只能牵强附会。要弹,就得弹给能听懂的人;否则,就是对牛弹琴。弹琴如此,说话、作文如此,所有的表达都是如此。

  (尚之)

  【草木清芬】

  名称:盐麸木 

  分布:陇南、天水、甘南

  简介:盐麸木,落叶小乔木或灌木。花期8-9月,果期10月。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植物,在幼枝和叶上形成虫瘿,即五倍子,可供鞣革、医药、塑料和墨水等工业用。幼枝和叶可作土农药,种子油可制皂,根、叶、花及果均可药用。

  (植物资料由西北师范大学白增福、陈学林提供)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