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理论探讨

警惕以公务之名“搭车”旅游

22-07-12 09:19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编辑:高正武

12.jpg

  漫画/周盼

  四川省荞窝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吴昌富在带队参训时违规决策同意接受培训机构旅游推荐,集体公款旅游;成都市新都区卫健系统部分干部职工多批次参加培训机构组织的旅游;巴中市清江镇关渡卫生院院长庞莉利用培训之机绕道旅游,后又借该院会计外出培训机会“搭车”旅游……当前,四川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正在开展借培训名义搞公款旅游问题排查整治,相继通报了一批借考察、培训、学习名义搞公款旅游典型问题。

  “绕道游”“搭车游”,凸显“四风”问题隐形变异、手段翻新升级。梳理通报的案例,有的单位“组团”出游,将借培训之名旅游变相为隐形福利;有的领导干部搭便车,不仅借自己公干之机绕道游,还借他人出差“顺带游”;甚至还有的借参训之机带亲属旅游,在管理服务单位报销……这股歪风警醒我们,“四风”问题树倒根存、顽固复杂,纠“四风”必须持之以恒。

  隐形变异,变得了手段手法,变不了违纪事实。自认为“搭”上公务名义、穿上“合规”外衣,就能躲开监督的眼睛、绕开纪律的惩处,纯属自欺欺人。“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再高明、复杂的伪装,也会留下蛛丝马迹,东窗事发只是早晚而已,这些被通报的“案中人”就是前车之鉴。

  应对隐形变异,监督方法要优化升级。在破除“发现难”上下功夫,精研细判,把准隐形变异规律特点,及时发现新动向新形式,练就精准识别的“火眼金睛”;在借用信息技术上持续用力,运用大数据碰撞揪出隐形变异问题的“尾巴”;在提高监督治理效能上想办法,健全纪检监察机关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推动各类监督贯通协同,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打好作风建设攻坚战、持久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李玉长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