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廉政频道 >> 理论探讨

以华融赖小民案为例 看金融系统如何探索“三不”一体推进长效机制

20-08-25 14:2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编辑:张慧雅

  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必须统筹联动,增强总体效果。实践中,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结合金融领域特点,探索建立了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堵塞漏洞、重塑生态的“五位一体”综合处置机制,将“三不”一体推进机制在银保监会系统创新落地。在这方面,透过华融赖小民案可以一见端倪。

  【查清问题】为实现“三不”打下坚实基础

  8月11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头发花白的赖小民低头站在庭上,他面对的是受贿超17亿元的指控。而其中2亿多元的现金就堆在一间被他自己称为“超市”的民居里。令人难以想象的巨额数字,一方面暴露出赖小民的贪婪,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金融领域的特殊性。

  金融系统作案的专业和复杂性,是腐败分子的底气与自以为是的心理安全屏障。正如赖小民过去常以金融专家自居,斥责监管“影响”了公司发展。这层“壳”必须打破!腐败分子嚣张气焰必须打灭!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协助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审查组,全方位开展调查,理清办案思路,多管齐下,一是从华融公司治下的风险项目入手,二是从赖小民等人口中突破了“超市”的存在,三是从跟赖小民关系紧密的老板处着力。综合效应之下,赖小民的心理防线被攻破。经过严格按程序和权限调查取证,查实了赖小民各项严重违纪违法事实,并延伸查办华融公司相关人员汪平华、白天辉等人严重违纪违法问题,果断查处了这些大肆侵吞国有金融资产的“内鬼”和“家贼”。

  【点评】查清问题是追赃挽损、防范金融风险、发现并弥补制度短板、重塑政治生态的前置性条件,非常关键。专业的审查调查能力、绝不手软的态度,释放出强大的震慑效应,为写就后半篇文章良好开局。

   【防控风险】为“不敢”撑腰、为“不能”摸底

  “瓷器店里抓硕鼠”,驻会纪检监察组的同志,如此形容金融系统反腐。赖小民身为华融公司“一把手”,腐败问题均涉及金融业务、触及金融风险,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引发系统性风险。

  驻会纪检监察组将查清问题与防控风险同步推进:边办理案件、边对涉案项目进行全面深入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及时控制风险边界;注意把握节奏和力度,既维护涉案企业正常经营,防范微观风险,又密切关注市场反应和舆情变化,防范宏观风险。在整个办案过程中,华融公司业务经营正常,各项指标稳中向好;案件涉及的金融领域信心坚定,经营管理稳定有序。

  【点评】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其中的重点。瓷器店里的“硕鼠”之所以胆大妄为,与自认为有关部门会“投鼠忌器”不无关系,低估了党中央统筹防范风险与高压反腐的决心与能力。查办案件必须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大局意识和风险意识,通过查清问题为防控风险提供坐标,通过风险防控为查清问题提供好的环境、氛围,有力粉碎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有效化解腐败背后的风险问题。

   【追赃挽损】打灭敢腐、想腐的冒险心理

  “瘦了自己,肥了公司”,是赖小民一度洋洋得意的自我标榜。讽刺的是,“肥”是华融公司“马屎皮面光”虚胖臃肿的肥,背后是他落马时华融的巨额负债;“瘦”是赖小民“为钱消得人憔悴”的瘦,背后是数额巨大的赃款和各色赃物。

  “追赃不易,挽损更是难上加难。”迎难而上,审查组坚持案件查办与追赃挽损同步并进,一方面,尽最大努力向特定关系人、代持人多源头追缴赃款或不当所得;另一方面,通过给涉案人员政策出路,在尊重商业原则基础上采取签订补偿协议、资产重组协议等多种措施,促其积极配合挽回国有资产损失。在审查组的努力下,赖小民案挽损率超过90%,同时涉案财物近17亿元已追缴到位,本想给孩子留钱的赖小民“一分钱都没有花,最后组织上都收了”,只是做了一个“财物保管员”。

  【点评】“治贪必当夺其财。”追赃挽损,不仅是最大限度减少国有资产损失、化解风险的必然要求,也是对腐败官员和其他国有资产觊觎者的命门震慑。悉数追回赃款赃物和行贿者的不当得利,无疑能极大削减腐败者行贿者违法犯罪的动力,同时,也为发现制度漏洞、织密“不能”笼子摸清了情况。

  【堵塞漏洞】强化“不能”,让敢腐、想腐之人无机可乘

  “老赖说啥就是啥”“都是老赖一支笔说了算”……赖小民“擅权妄为”的背后,是华融公司党的领导严重弱化、虚化、淡化、边缘化,纪检部门难以履职、监督严重缺失等状况。

  覆辙不能重蹈。针对赖小民案暴露出的监管制度和治理能力方面的问题,驻会纪检监察组着力补短板、堵漏洞,扎紧“不能”的制度笼子。既督促华融公司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如推动制定全面加强公司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实施意见,修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落实党委前置审议制度等。又督促会机关有关职能部门加强监管流程再造、监管协同推进,减少监管盲区和真空,如推动修订《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条例》等,为行业发展和日常监管提供相应的法规依据。

  【点评】产生腐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体制机制存在漏洞。通过总结案件、以案促改,找管理漏洞、找制度空隙,让制度笼子更加严密有效,是遏制乃至杜绝赖小民之流再现的关键,也是巩固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三者成果的必要之举。而从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着手,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升级监督“探头”,更是解决金融企业内部监督虚化倾向的治本之策。

   【重塑生态】保障办案成果、为“不想”营造氛围

  进班子不如进圈子,赖小民在华融大搞家长制、一言堂,让“老乡圈、秘书圈、亲友圈”等投其所好的“圈里人”大行其道,不仅严重污染了企业政治生态,对金融领域政治生态也产生了不良影响,仅审查组向华融公司党委、纪委移送的问题线索就涉及上百人。

  为肃清余毒、重塑华融政治生态,在驻会纪检监察组指导下,华融公司按照“惩处极少数,教育挽救大多数”、重在修复和重建政治生态的原则,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分类分批处置了涉案人员。同时,从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切入,对干部选任酝酿讨论、岗位调整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系统梳理违规破格提拔干部人员情况,选拔任用一批埋头苦干、实干、能干的干部。“由‘乱’转‘治’”“脱胎换骨的变化”,驻会纪检监察组相关负责人如此形容华融这两年多的转变。

  【点评】重塑生态,既是查清问题、防控风险、追赃挽损、堵塞漏洞的重要目标,也是有力保障。“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政治生态的优化,为强化“不敢”震慑效应、“不能”约束作用提供了好的环境支撑,也为实现“不想”营造了良好氛围。锲而不舍、久久为功,通过一地一域小环境的净化,整体生态的海晏河清定当指日可待。  

  循道而行,功成事遂。透过赖小民案件的查办过程,透过驻银保监会纪检监察组的探索实践,让我们再次感悟到一体推进“三不”这一重要方略的科学性、有效性。提笔时想结尾、落子前谋全局,打破“三不”之间的梗阻,让“不敢”“不能”“不想”贯通运用、统筹联动,良好的政治效果、纪法效果和社会效果自然会逐渐显现。(记者 黄月 王诗雨)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庄稼地里的幸福生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庄稼地里的幸福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肃北: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打造魅力宜居城市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肃北:发展壮大绿色产业 打造魅力宜居城市
  • 【关注甘南讯情】齐头并进 应急抢险组全力抢通博峪至曲告纳灾区主干道 【关注甘南讯情】齐头并进 应急抢险组全力抢通博峪至曲告纳灾区主干道
  • 【关注陇南讯情】公路部门紧急抢修国道345线武都甘泉镇双沟村附近山体滑坡道路 【关注陇南讯情】公路部门紧急抢修国道345线武都甘泉镇双沟村附近山体滑坡道路
  • 【关注陇南讯情】陇南碧口公路段“会战”清除“拦路虎”:公路人身后是通途 【关注陇南讯情】陇南碧口公路段“会战”清除“拦路虎”:公路人身后是通途
  • 名单来了!定西市通渭县命名20个“书画采风摄影基地” 名单来了!定西市通渭县命名20个“书画采风摄影基地”
  • 视频|七夕除了恋爱,这件事还应该做好 视频|七夕除了恋爱,这件事还应该做好
  • 中铁隧道局工作人员抢修国道G212线文县碧口镇至县城路段 中铁隧道局工作人员抢修国道G212线文县碧口镇至县城路段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甘肃手机台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关于号召全社会向陇南等重点地区开展捐
2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庄稼地里的幸福
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酒泉肃北:发展
4   弘扬爱国精神 共创精致兰州——兰州市
5   【关注甘南讯情】齐头并进 应急抢险组
6   【关注陇南讯情】公路部门紧急抢修国道
7   【关注陇南讯情】陇南碧口公路段“会战
8   名单来了!定西市通渭县命名20个“书画
9   视频|七夕除了恋爱,这件事还应该做好
10   陇南市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成立
11   陇南武都区五库镇:工作组徒步41公里转
12   4A级景区万象洞受灾 经济损失3000余万
13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协调企业为陇南礼
14   2020年全省公务员考试陇南考区笔试顺利
15   陇南武都区陈家坝村上陈社:126名群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