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设立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 破解监督难题
渭源设立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 破解监督难题
针对乡镇一级纪检工作力量薄弱,监督方法滞后、监督质效不高以及“熟人社会”监督难等问题,从2018年11月开始,定西市渭源县纪委监委探索开展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运行规范、程序严密、协作高效的工作模式,协作区创新之举也被列为2019年甘肃省28个深化改革典型案例之一,入选《甘肃改革案例选编》。
渭源县纪委监委将全县16个乡镇纪委划分为5个协作区,首先在第一、第四两个协作区先行试点。将分散的监督力量通过协作区汇集起来,攥指成拳,协同作战,深挖彻查协作区内党员干部失职失责、违纪违法问题,推动监督执纪监察向基层延伸。
“县纪委监委5名班子成员各包抓联系一个协作区,5个纪检监察室分别联系一个协作区,把各乡镇原有的1名纪委书记和2名纪检专干,以及各乡镇所属的村监委会主任统筹起来开展工作,疑难复杂案件可再调配纪检监察室工作人员,每个协作区的人员可达40多名,实现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由‘单兵作战’向‘协同作战’转变。”县纪委副书记、监委副主任祁柏林介绍。
协作区创新组织制度和监督方式,打破地域局限,实行交叉监督,检查组组长和成员均为外乡镇工作人员,没有人情顾虑和外力干扰,破除同级监督自身局限性,工作效率大幅提高,基层纪委的权威性和独立性明显提升。
在具体工作中,县纪委监委紧盯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一条主线”,找准乡“情”村“点”两个突破口,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全面运用“听、看、要、问、盯、谈、函、督、查、网”“监督十法”,创新开展“一核、二谈、三查、四访、五对、六问”六项监督检查,与渭源县惠农资金监管平台相结合,形成“6+1”工作法,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运用。
清源镇纪委书记张春梅是第一协作区组长,对探索实施“两套方法”提升工作水平深有体会:“通过协作区内异地交叉监督检查,既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本乡镇纪委工作人员‘怕得罪人’的思想顾虑,避开熟人、朋友更好地开展监督检查工作,也消除了群众的思想顾虑,畅所欲言配合监督检查,发现了一些之前发现不了的问题。”
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探索实践,协作区试点工作日趋完善,今年伊始,纪委监委全面推进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工作,制订印发协作区工作实施方案,5个乡镇纪委监督执纪监察协作区工作全面启动,全县109名纪检监察干部和765名基层监督力量携手“亮剑”。
协作区工作开展以来,先后发现各类问题220个,整改完成205个,发现问题线索32件,立案10件11 人,党纪处分6人,组织处理24人,发出整改建议函38 份,乡镇纪委受理信访举报同比下降 43.58%,取得了显著成效。
该县还围绕筑牢小微腐败防线、破解“村点”难题,对一些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线索较多、违纪违法问题多发或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乡镇村社,创新开展“定点进驻”监督。今年对5个未脱贫村通过“定点进驻”发现问题86个,并向5个乡镇和16个行业部门发出问题整改督办函,持续跟进整改落实,示范、带动、督促乡镇纪委履行监督职责,形成有效震慑。(供稿 张安军 霍杨军 )
相关新闻
- 2020-07-16高台:上半年立案64件 处分57人
- 2020-07-16华亭边巡边改提升巡察监督质效
- 2020-07-16安定打好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主动仗
- 2020-07-16永靖:“一单两函”提升案件办理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