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法治视听

【e法耀陇原】土窑洞点亮抗日烽火:陕甘宁边区如何炼成抗战最强“发动机”

2025-08-22 14:41 来源:中国日报网

  中国日报网8月22日电(记者 潘一侨) 8月19日,记者跟随“e法耀陇原”全国网络普法行甘肃站主题采访活动走近甘肃省华池县南梁镇,实地踏访中国西北首个抗日根据地——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旧址。黄土高坡上,这孔看似普通的窑洞,正是1934年11月7日刘志丹、习仲勋等革命先辈创建西北第一个红色政权的起点,也是党带领人民军队奔赴抗日前线、走向新中国的出发点,锻造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延安精神。

  据讲解员介绍,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迅速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让农民“吃饱饭、有地种”,为日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群众基础奠定了根基。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抵达陕北后,这里成为党中央的新家;抗战全面爆发后,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把“分田地”经验升级为“减租减息”,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

  甘肃南梁干部学院副院长张全钰在接受中国日报网专访时表示,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八路军提供了兵源,这里先后有3000多名子弟兵参加八路军,其次这里被称为“陇东粮仓”。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提供公粮达到了2亿多斤,为保卫陕甘宁边区,支援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如今,战火的硝烟早已散去,窑洞前的红旗依旧猎猎。采访结束时,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游客举起手机扫码关注官方账号,留言“山河已无恙,吾辈当自强”。让我们一起把这份沉甸甸的功勋,代代相传!

  (剪辑:潘一侨 邱俊平实习生 编辑:刘世东 王成孟)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