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案件速递

西峰综治中心发挥“一站式”解纷优势

2025-05-19 10:31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西峰综治中心发挥“一站式”解纷优势

  化解一起长达10余年地界纠纷

  本报讯(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马志国通讯员王龙晓)近日,庆阳市西峰区综治中心充分发挥“一站式”解纷优势,成功化解一起长达10余年的地界纠纷,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

  2014年甲某在地界处栽了5棵油松、27棵国槐,乙某认为甲某越界把树木栽在自家的承包地,多次与甲某协商无果,随后私自将树木砍伐,双方多次发生言语冲突,积怨日益加深。

  此前,由西峰区彭原镇相关部门多次尝试调解,但因双方诉求悬殊,均未成功。随后村民甲某又将矛盾纠纷反映到西峰区公安分局、申诉到西峰区检察院立案监督。为避免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西峰区检察院依据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将矛盾纠纷移交西峰区综治中心协调处理。

  接到案件后,西峰区综治中心立即组建了调解团队,协调彭原镇平安法治办、司法所、派出所及村委会干部配合协调工作,秉承“公平公正、依法依规、群众自愿”原则,采取“三步走”策略全力化解。

  调解前,首先深入调查,摸清矛盾纠纷根源。调解组先后6次走访村委会、周边村民及矛盾双方,全面梳理了矛盾纠纷的历史成因,掌握了土地使用现状及双方核心诉求。在单独沟通中,甲某情绪较为激动,多次表示“宁可打官司也不让步”,随后调解组连续3次上门疏导,最终以真诚态度使双方稳定情绪,奠定协商基础。其次分类施策,破解调解僵局。针对土地权属争议,协调彭原镇档案室调取原始承包资料,组织实地勘测丈量,厘清权属关系;针对双方对树木赔偿金额存在较大分歧的症结,调解组对受损树木价值进行评估,通过释法明理引导双方理性协商。再次多方联动,促成最终和解。同时,调解组多次与镇村干部召开协调会议,采取“背对背沟通+面对面协商”方式,逐条分析争议焦点。经过前后多轮调解,双方逐步缩小分歧,最终达成协议:乙某一次性支付赔偿款4000元,土地耕种维持现状管理,并现场签订调解协议书。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