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千年银杏树发出司法保护令
原标题:为千年银杏树发出司法保护令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通讯员杨芳芳
春夏之交,日光暖煦,康县城南11公里的岸门口镇严家坝村,一株2800多岁的古银杏树迎来了一年中最为蓬勃的时节。粗壮斑驳的树干,每一道沟壑都藏着古老的故事;满树层叠的叶片,在微风中相互摩挲,发出沙沙的轻响,似在低语着千年的时光流转。
近日,白龙江林区法院联合康县自然资源局、康县岸门口镇政府,在此发布首份古树名木司法保护令,为这株古银杏树设立司法守护人。
活动现场,法院干警主动向过往游客、附近村民详细介绍《古树名木保护条例》的主要内容及保护古树名木的重大意义,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古树名木保护,让古树名木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等到秋天,还有特地从各地过来打卡银杏落叶的游客,热闹得很。”活动中,不时有附近村民围上来讲述这棵古银杏树的故事,在他们的记忆里,这棵古树不仅是大家赏秋打卡之地,更是传承文化、寄托乡愁的精神港湾。
一位村民骄傲地说:“这棵银杏树是一级保护古树,千年来,它一直静静地守护着我们村庄,一年四季不同时节的绝美风光也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观光,带动了村里的经济发展。但是近些年损害古树的行为也时有发生,此次司法保护令的发布非常及时,就像给古树贴上了量身定做的护身符。”
古树名木不仅是自然的馈赠,也是乡土文化的精神坐标,更是亘古悠远的生态记忆。陇南森林覆盖率超过45%,居全省第一,现存古树名木8772株,占全省总数的9.3%。自2025年3月15日《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以来,白龙江林区法院主动担责、积极履责,与辖区林业、住建等部门沟通联系,共同探讨古树名木保护举措。此次“司法保护令”的发布,使古树名木的保护更加精准有效,是白龙江林区法院践行“两山理念”、创新生态司法保护的又一举措,也是将“生态优先”理念融入司法审判的生动实践。
- 2025-05-15去年以来 武威公安破经济案260起挽回损失5.4亿元
- 2025-05-12“犬机联动”找回56头走失羊群
- 2025-05-12定西公安制定15项措施促企发展
- 2025-05-12甘谷公安成功化解一起合同矛盾纠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