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要闻

守好百姓心护好百姓安——平凉市主动创稳工作综述

2024-08-28 15:44 来源:新甘肃·甘肃法治报

  原标题:守好百姓心护好百姓安——平凉市主动创稳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法治报记者张小锋

  “小区管理很到位,自行车、摩托车放在家门口也很放心,大家住在这里感觉很安全”“有什么事情,向网格员反映马上就能解决,职能部门是用心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走进平凉,总能听到当地群众对于辖区平安的由衷肯定。

  今年以来,平凉市各级各部门坚持把主动创稳作为维护安全稳定主线,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全市主动创稳各项核心指标数据持续向好。

  画好基层治理同心圆

  今年以来,平凉市坚持以数字化赋能基层社会治理,积极探索平安乡村建设,致力打通基层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

  8月9日,记者走进华亭市大数据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面嵌在墙上的巨大屏幕,在这块大屏幕上,一张张“数据网”实时、精细感知华亭市辖1个街道、7个镇、3个乡的“心跳”与“脉搏”,这正是全力运行的基层治理智慧平台——可及时掌握辖区内的治安、城市管理、经济运行、民生服务“一屏统览、一网通管”的数字大脑。该平台对有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具有重要作用。

  “大哥,你下载过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我可以帮您下一个,它可以预防网络电信诈骗,帮您拦截诈骗电话和骚扰电话。”近日,正在帮助群众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的是崆峒区铁路社区网格员刘敏,宣传推广并帮助群众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是她当前的一项重点工作。每天,她和辖区的网格员积极进社入户手把手教群众下载安装并使用国家反诈中心APP,为群众的“钱袋子”装上了一把“安全锁”。

  今年以来,平凉市7个县(市、区)、111个乡镇(街道)、1551个村(社区)建成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矛盾纠纷综合调处和法律服务“三大中心”,公检法司等事权部门和专业调解机构应驻尽驻,诉调、检调、警调及时对接,“一站式”解决群众烦心事。

  同时,平凉市常态化运行“平凉快办·平安键”微信小程序,受理群众诉求3.08万件,办结率达97%以上,为群众诉求表达开辟了新渠道;选优配强111名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和2797名网格员,组建专业应急处突队伍8支,配备专职、辅助等警力2138名,开展应急处突演练211次,为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基础保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把民生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8月5日,华亭市综治中心与法院联动,成功调解一起追索劳动报酬案,保障了劳动者合法权益,赢得了当事人一致好评。

  2023年4月,华亭市某超市因工作需求招聘陈某某进入超市从事出纳工作,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出现困难,欠陈某某工资共5811元,陈某某多次联系超市负责人,电话始终无人接听,无奈之下,陈某某将该超市起诉至华亭市法院,法院将案件移交至华亭市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在调解员不懈努力下,双方达成调解协议。

  今年以来,平凉市加大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存、生活案件的执行力度,重点执行追索劳动报酬、赡养费、抚养费、抚育费、抚恤金、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金、医疗损害赔偿金等九类案件,最大限度推动生效裁判执行到位,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高标准建成集“信、访、网、电、视频”为一体,满足群众信访、律师履职及案件办理需要的检察机关“一站式”信访平台。增设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窗口,开通律师、民企专用通道,配套检察长接待室、律师接访室、信访接待室、心理疏导室,全方位服务保障信访工作。

  同时,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紧盯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领域突出违法犯罪问题,依法严厉打击食药环知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与合法权益。全面推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状况承诺制,为农民工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向信访案件当事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将部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常态化开展公证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活动,对符合公证办证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提供上门办证服务。积极推行“公证+不动产登记”“公证+律师+司法鉴定”模式,让群众和企业体验到更便捷、更多元、更优质、更专业的法律服务。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