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法治甘肃 >> 资讯动态

“儿子,我是妈妈啊!” 失散26年,张凤兰母子在礼县警方的帮助下团聚

2024-04-09 09:51 来源:兰州晚报

  “儿子,我是妈妈啊!”

  失散26年,张凤兰母子在礼县警方的帮助下团聚

  时隔26年的拥抱

  郑小刚为母亲拭去泪水

  3月27日,张凤兰(化名)终于见到了失散26年的儿子郑小刚(化名),一句“儿子,我是妈妈啊!”让人泪目。

  一对相距1000多公里、失散26年的母子,在礼县警方的帮助下终于团聚。认亲现场,一家人久久相拥……

  1 “我没有一天不想他”

  3月26日,太原南开往合肥南的D3349次列车刚刚到站,张凤兰和女儿高兰兰(化名)就看到陇南礼县公安局刑警大队民警王恒在站口等待她们。“王警官,我没有一天不想他,听到您说找到了这个好消息时,我三天没合眼,等这一天我等了26年,太感谢你们了!”张凤兰拉着王恒的手含泪说。

  1997年冬天,24岁的张凤兰因家庭变故,带着7岁的女儿高兰兰从甘肃礼县投奔在山西打工的表妹,留下了6岁的儿子小刚。没想到,此后再没有儿子的任何消息。“我托人给礼县的母亲写信,从母亲的来信中得知,儿子在我走后不到一年就走失了。”从那以后,张凤兰整天活在对儿子的思念当中,拿着一张仅有的儿子照片通过很多方式寻人,但多年来一直未果。

  外出打工的这些年,在大街上、工地上、饭馆里,张凤兰在任何地方都会本能地观察陌生人。她去过甘肃、陕西、河南、北京,但始终没有找到儿子小刚。母亲临终前叮嘱她,千万不要放弃寻找。

  2 “谁不想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呢?”

  郑小刚今年33岁,生活在河南汝州市,目前在安徽合肥打工。“我对小时候有那么一点记忆,是生父把我带到一个火车站后走失的。有一次,我在家中无意间听到父母说悄悄话,才得知自己不是亲生的。”郑小刚说,“养父母非常爱我,我不愿也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有个词叫视若己出,可能说的就是养父母对郑小刚的态度。在家里,他从来感受不出来异样。可离开家,很难不听到一些声音,好在这些闲言碎语从未影响到他的成长。

  谁不想见到自己的亲生父母呢?但郑小刚不敢去找,一是顾及养父母的感受,二是他不知道亲生父母是不是不想要自己。最终,他鼓起勇气在网上发布了一则寻亲信息。

  事实上,母亲从没放弃寻找他,姐姐高兰兰不止一次在网上发布寻亲信息。

  3 “必须要帮助他们团圆”

  2023年11月27日,礼县公安局接到上级部门核查指令,对某网站发布的寻亲信息进行走访核查。在海量的数据中,民警找到了一则与郑小刚有关的信息。

  “不管多难,我们必须要帮助他们团圆。”礼县公安局党委委员、刑警大队大队长苏旻说。经过大量工作,民警在礼县找到了疑似郑小刚亲生父亲的杨某,并对其生物信息进行采集。

  经上级公安部门滚动比对,结果显示郑小刚与张凤兰有生物学遗传关系,民警第一时间将检测结果告知双方。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郑小刚同意与生母相认。张凤兰得知消息后激动万分,哭了整整一天,急切地想见到失散26年的儿子。

  经礼县公安局联系协调,双方约定在安徽合肥见面。张凤兰高兴万分,与女儿简单地带上几件贴身的衣物,早早赶往安徽合肥。

  3月27日9时,礼县公安局在安徽合肥为他们举行了认亲活动。相隔26年,这对母子终于相见,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他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一段寻亲之旅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采访札记

  为了见这一面

  这是让无数人动容的一幕。

  相距1000多公里,再次相见已时隔26年。

  9400多个日夜撕心裂肺的想念,超越时间空间的人间至情,在这一刻,都化为了一个紧紧的拥抱。

  孩子对于家庭来说,是全部的希望和精神支柱,失踪一个孩子,就是毁灭一个家庭。

  时光不曾冲淡记忆,山河不能阻断亲情。“儿子,我是妈妈啊!”一句话道出了多少母亲的心酸和无奈。见这一面,又是多少失散家庭的梦想。

  当距离团圆越来越近,张凤兰内心的紧张毫无保留地展现在她止不住颤抖的腿上,手握得越来越紧,话说得越来越多。

  亲吻下儿子的额头,擦拭去母亲的泪水,“就想一起吃一顿饭,再拍一张合影······”

  这个拥抱,他们等了26年。

  通讯员 杨含龙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建荣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