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化之旅

【小陇画报·389期】榆中:千年古镇 风雅青城

2025-07-09 09:10 来源:中国甘肃网

  兰州榆中,隐藏着一处美丽的古镇——青城古镇。这里风景如画,小桥流水与自然环境使其成为西北地区的江南水乡典范。这个千年古镇,以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感受其别样的风情。 

  自汉代起,这里便是屯兵戍边的要塞。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发动叛乱,秦州刺史狄青为防西夏入侵,依托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其形状东西长、南北狭,故被称为“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纪念狄青,这座城市被命名为青城。

  青城是黄河河湾中的一块绿洲。以前,这里是黄河水运的重要码头。当时,人们从兰州向包头运输货物,多从兰州乘坐羊皮牛皮筏子,顺水而下,第一个停靠点就是青城。依靠黄河,这里逐渐发展成一个集水运商贸人文于一体的古镇。明清时期,青城更成为陇上闻名的水烟之乡。

  九曲黄河与万里丝路共舞。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水旱码头及唐宋元明时期的边塞军事重镇,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黄河古镇,不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更因经济繁荣与文教昌盛而声名远扬。曾经黄河的舟楫曾满载水烟、皮毛驶向江南;驼铃声声,马蹄哒哒,人声鼎沸,南腔北调,昔日繁华可见一斑。

  青城古镇,城门高大古朴,古民居建筑错落,每一块青石板、每一扇大门似乎都在诉说着这里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故事;青城,一个交通便捷、明清时期黄烟产业繁荣的地方,逐渐发展成为文教昌盛、人才辈出的陇上名衢。据历史记载,清代青城一域内共建有六处书院,培养了11位进士和74位文武举人,为地方的繁荣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镇的街巷就是一部丰厚的史诗。青城内,一条大街横贯全镇,大街两边是一个个小巷。古民居保留有古典式四合院、三合院、条形院落等多种类型,风格各异,多有垂花大门、门当、户对(石鼓)、砖雕装饰和影壁。青城的四合院,有三堂三厦、三堂五厦、三堂七厦。由于这些四合院的主人都是各地来到此地收购水烟的商人,民居吸收了北京、天津、陕西、山西等地的建筑风格特点。

  在青城,最有年代记忆的是建筑物。古镇里的明清四合院鳞次栉比,砖雕、木雕工艺精湛,随便推开一扇木门,都能撞见百年前的生活气息。青城古镇是兰州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和全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甘肃省古民居保存较为完整、非常难得的古镇。60多处民宅四合院古建筑,对研究西北民居、西北风情有一定历史价值。先后有《老柿子树》《黄河浪》等电视剧在此选景拍摄。  

  这些民宅绝大多数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主要分布在城河、青城、新民三个村。其中有明代建筑1处,清代建筑33处,民国建筑15处;完整的四合院有12处,比较完整的四合院18处,残缺的有14处,仅存门楼的有16处。这些古民居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厦房,从墙肘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处处都有精美的图案。这些图案大多通过象形、会意、谐音等手法构求艺术语言,来托物寄情。

  这里最恢宏、最具特色的古建筑大概就要数高氏祠堂了。庄重肃穆的高氏祠堂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是高氏第九世先祖高秉信发起修建的,也是青城地区唯一保存下来的一座家祠。这座明清时期独有的悬山式建筑,一层一层,逐层增高,以示高氏子孙步步高升。祠堂坐南朝北,青瓦朱门,正中悬挂“高氏祠堂”四字匾额。建筑整体构思精妙,造型古朴典雅,布局奇巧别致,尤其是砖雕壁画,构图奇异瑰丽,画面生动多彩。1993年高氏祠堂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家祠堂是高姓祭祀先祖的场所,占地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殿堂、廊坊20多间。一进大门,就是视野开阔的大厅,对面就是祭祀祖先的地方。过厅中悬挂着道光帝御赐高鸣桂“才兼文武”和咸丰皇帝赐予进士高鸿儒的“进士”牌匾高高挂起,透过斑驳的牌匾,似乎可以穿过时间的长河看到当年高家人进士及第的风采和衣锦还乡的热闹场面。堂内悬挂着“源宗渤海家声远,春满青城雨露新”的对联,道出了整个家族的历史。这处幸存下来且保存完整的高家祠堂,成为研究宗族祠堂文化不可多得的标本。

  富丽堂皇的青城隍庙占地面积3800平方米,由山门、戏楼、廊坊、陪殿、钟鼓楼、献殿、皋金二县城隍陪殿、大殿等建筑物组成。该建筑群坐南朝北,东西对称,规模宏大,布局严谨。1993年隍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保留了大部分古朴建筑,随便走进一处,从大门到照壁,从堂屋到厢房,从墙垣到屋檐,从门扇到窗户,处处都有精美的图案。木刻大门前墙两块长方形石板,作为门台,取意镇宅辟邪,保家太平。这些建筑,处处体现了吉祥如意、福禄寿喜、松柏梅花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古镇东滩一带的青城湿地公园千亩荷花竞相开放。2012年,青城古镇荣获“中国十佳最美风情小镇”称号;2013年青城古民居建筑群落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0月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目前,兰州青城水烟制作技艺、道台狮子、西厢调等已被列入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一步彰显了青城的文化底蕴。

  黄河绿洲,江南风雅,烟火漫卷,往事浩瀚……在青城古镇,既可以看到古香古色的明清民居,也可以听到优美动人的青城小调,观赏城隍出府、柴山表演、英雄武鼓等民俗活动,还可以走进罗家大院,一品这里考究的水烟制作工艺,寻觅另一段细腻的人文记忆。此外,你还可以品尝一口香滑绵长的青城长面和青城陈醋、青城糁饭、酸烂肉等美食。只有你亲身经历,才能体会其独特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魅力!

  本期小陇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啦,关注《小陇画报》,了解更多甘肃美景、人文历史、独特民俗,咱们下期再见。

  本期摄影: 白文本  彭昱 文字: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屈杰文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本网原创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