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收藏考古

白瓷“大户”甘肃狂炫技 孩儿枕天真憨态萌skr人

2023-10-08 16:51 来源:兰州日报

  原标题:窑街的白瓷孩儿枕

  枕是人们日常生活用具之一,古往今来品种繁多,质地各异,中国有“高枕而卧,高枕无忧”的成语。行者途中,以石为枕,胳膊作枕,有枕睡觉安稳。

  瓷枕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自隋唐至明清的1300多年间,在我国各地曾经普遍的使用。瓷枕有长方、椭圆、孩童、虎形等。

  北宋定窑孩儿瓷枕,高15.6厘米,宽20.8厘米。瓷孩儿仰睡于卧垫褥上两腿蜷曲,左手作枕,右手执一大可覆身的莲叶作枕面,其安详入睡的形态,传情雅趣。定窑还有一件宋人孩儿瓷枕最为出名,高18.3厘米,长30厘米,(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整体造型为一俯卧姿态的儿童,巧妙地借小孩背为枕面,自然而贴切,孩子的神情动态和表情,刻画得相当细腻。质地洁白,釉色如玉。

  据《天工开物》载:“平凉华亭为明代陇上窑所在地,烧制青釉瓷。”窑街生产陶瓷已有600年。亦为青釉瓷产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原及沿海部分地区相继沦陷,江西、湖南、山西等地区的瓷工业西迁,民国三十年(1941年)六月,甘肃水泥公司也在兰州成立,并在窑街正式生产。是年,甘肃水泥公司在窑街还建起了第一座白瓷窑,从外地购进制瓷设备,到连城采集石英,开始生产白瓷。烧制的品种有头号壶、二号壶、三号壶、酒葫芦、盘、瓶等,产品高达4万多件,这是窑街第一次生产白瓷,消息传到陶瓷古镇窑街匠人们的耳朵里,他们组织人去参观学习。

  后来这个厂因原料进不来停业。虽然甘肃水泥公司不生产白瓷了,但给窑街的本地人提供了宝贵经验,打开了生产白瓷之门。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六月九日,永登县政府筹资200万元,在窑街建成民生瓷厂,有工人50名,有成型、水筛、匣钵、原料、干燥、粉碎、烘干,烧成8个车间,还有烧窑室、试验室、石英烧成室等。主要生产白瓷产品,是年九月二十日开始生产,烧出壶、杯、碗、笔筒、砚台等白瓷产品,年产量达10万件。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除官办外,私人白瓷作坊兴起,他们不仅在本地采集萤石、石英,还从兰州运来日本生产的钴颜料(石蓝)。当时匠工、画工聚集一起制的制、画的画,办的红火,年产约3000件,有名匠50多人,他们互相学习,互相比赛,互相竞争,做工精细,画面优美,有50厘米高的大白瓷花瓶,十几厘米高的熏炉、罗汉、观世音菩萨、大笔洗、小帽盒、笔筒、墨盒等,这些白瓷物品,至今仍存,孩儿枕就是这个时期做成的,白瓷业达到了高峰期。据1948年1月,甘肃省工会统计,窑街有生产白瓷的工厂32家。

  笔者受红古区政协文史资料办之托,已编撰《窑街陶瓷史话》5年多了,一次,我到朋友李鸿发家,调查窑街白瓷珍品实物,李鸿发说:“他见过一件娃娃枕头。”我问:“在哪儿?”他即带我走出了窑街何家巷口,进了对门何珍之屋,主人从门背后取出时,已落满尘土,经用抹布一擦,一件又白又胖的孩儿枕出现在我眼前,当时我很兴奋,追问了一句:“这孩儿枕谁制做的?”主人答道:“窑街白瓷艺人韦祯做的。”于是笔者拍了黑白照,1993年9月6日刊登在《兰州晚报》头版。

  这件白瓷孩儿枕全长32厘米,高11厘米,肩宽13厘米,呈卧式状,全身洁白,质轻釉亮,只有个别地方略有麻点。瓷孩双手交叉紧贴胸前,头大耳垂,地阁方圆,满面笑盈,形态逼真,胸部有鱼戏莲花图案,画面优美,一条兜肚带环绕腰间,头顶有一进水小孔。至夏日在顶部口灌于清水,头落于枕更加清凉。它不同于别的孩儿枕,实体沉重,是浮雕制成,而窑街瓷孩儿枕中空,既省料,又盛水,一举两得,也属于环保型,双手托体,体轻如瓶,工艺绝妙。

  过了一个时期,笔者去韦祯家寻访这件孩儿枕的制做经过。韦祯老人已年近八十,耳聪目明,他承认是他本人在1946年制的,他还告诉笔者:“民国年间曾适量生产过黑瓷孩儿枕,1944年才开始生产白瓷孩儿枕,”笔者再未问细节而归,但根据韦祯老人的所述,以及白瓷孩儿收藏主人家介绍,已经肯定,白瓷孩儿枕是属于窑街产品。而且窑街生产白瓷是兰州市最早的地方,1996年6月11日《兰州晚报》登载“永登县窑街区瓷器手工业……等成型方法做成以碗、钵、盘、茶具、酒器、大小花瓶、鱼缸、孩儿枕、鼻烟壶、笔筒、印色盒,玩具等。”其文中也提到过“孩儿枕”之名。

  半年后,窑街有位鲁琴香女士,告诉笔者,她本家也是窑街的老窑户,现藏一件黑瓷孩儿枕,在她的带领下,在下窑村巷内找到了主人家,当女主人家从衣柜里取出时,只见孩儿枕全身圆润,天庭饱满,釉似黑缎,明亮如镜。她还说:“家里原还有一件虎皮色孩儿枕,曾不慎掉地打碎被弃。

  黑瓷孩儿枕这在全国也是非常罕见的。

  这件黑瓷孩儿枕,其规格与白瓷孩儿枕同样,这分明就是一个模子里倒出来的。

  窑街陶瓷厂有位老艺人,名叫李天福,生于1931年,在他17岁时,去青海偶尔在一位来自江西艺人手里学得模型技术,他后来成为八级模型师。李天福与笔者常有来往,一次他来我家,我向他求教孩儿枕的生产过程,他说孩儿枕是窑街人做的无疑,当年他也见过,就是现在他也能制出来,我说:“那就好”。于是我即取出这件黑瓷孩儿枕照片,交给了他。他爽快地答应了要做。期间,窑街陶瓷厂仍有7个大窑,李天福把烧孩儿枕的情况,向厂长苗世华作了汇报。经他们商量后,李天福在自己居住的独院中先建了一座长2米,高1米多的小炉窑,进行试制。他很快制出孩儿枕的模型,此模具卧式状分上半身、下半身,头部也分上下。内外壁细润光洁,我见到模型后经过观察才明白,原来窑街的瓷孩儿枕,是用此法制出的,他将分别倒出半身泥坯,上下扣合,合缝处加一细泥条进行粘接修饰后,天衣无缝。晾干上釉,其釉料是一种很普通的黄土,盛于缸内,渗水,用木棒搅成糊状,沾满全身,待干,入窑内从低温至高,连续烧7天,最高温度达到1300多度,经化学变化,产生奇迹,窑变为乌黑发亮的瓷釉。

  期间,我满怀希望,每天去看一趟,7天后6件黑釉孩儿枕已出窑了,细一看,让我有点失望,孩儿枕是烧成了,但脸部出现异样,缺乏那种儿童的“天真憨态”相,我对李师说:“其他部位都烧成了,就是脸部稍走了点样。”他笑着说:“若有原实物坯子做公模,再用公模复制母模,这样一点也不会走样。”经他这么一说,我也了解到看图制模是不行的,总有些差别。过了两个月,我到苗世华住的楼房上去送书,在他的柜顶上排放着烧成的那6件孩儿枕。

  通过这次仿制黑瓷孩儿枕实事,足以证明窑街的白瓷孩儿枕是本地人用模型制出来的,充分说明熟能生巧,久出高艺。

  1992年兰州电瓷厂(厂址窑街)从西安引进一种黑陶工艺品,它的坯料不是高岭土,而是红粘土,其温度只有1000度,可以烧成型。窑街成立了黑陶工艺品车间。当初有十几人专做黑陶工艺品,品种达40多种。

  2005年间,我给黑陶工艺大师王金明打电话求他仿制一件仿宋瓷孩儿枕。几天后,王金明浮雕出一件孩儿枕,外体红色,体长40厘米,高18厘米,经烧制后,其照也选入《窑街陶瓷史话》书中,这件仿宋瓷孩儿枕掂重如石,王金明大师的浮雕手艺不凡,形态逼真。

  潘大寿 文/图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