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独家

武威村落为何常用"堡"与"寨"命名?渊源早在西夏时期

23-09-19 16:49 来源:中国甘肃网 编辑:赵满同

  原标题:明清时期武威乡村地名演变

  清代以来,以堡、寨命名的村庄遍布武威全境,至今犹存,如王城堡、曾家堡、张清堡,下双寨、达家寨、蔺家寨子等等。这些四乡村社名称,大多源于明朝建立起来的规模庞大、功能完善的堡寨体系。清代,由于社会相对安定,武威县境内堡寨的防御功能大大弱化,形式上逐渐向普通村社转变,其名称也一直延续下来。

清代乾隆年间武威县疆域图(来源:《五凉全志校注》)

  清代乾隆年间武威县疆域图(来源:《五凉全志校注》)

  

  史料记载,作为军民聚落的堡寨,在西夏统治凉州时期就已存在。西夏时期,随着北宋在边境修筑堡寨驻守,西夏也纷纷效仿,在西凉府等重要地区修堡筑寨。西夏对西凉府城及周围堡塞进行了大规模的加固修建。堡寨等建筑,在西夏社会生活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这种堡寨建筑,对武威后世的地方建筑及乡村聚落的形成有很大影响。

  

  明朝占领凉州之后设立凉州卫。由于蒙古残余势力不断侵扰凉州,出于军事防御、屯田需要,以及生产生活安全的考虑,明代在凉州卫广泛发动军民修堡、筑寨、建墩、设台,“堡字于保于土,乃家自为守也”。一些富户人家也开始修建堡寨,“殷富之家,高广墙垣,以备夷虏”。堡寨内设施齐全,保障了凉州军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军民平时多居于堡寨之中,由此形成了堡寨式村落。明代嘉靖二十六年(1547)甘肃巡按张雨编撰的《边政考》记载,凉州卫有58堡109墩。

  

  武威一带的堡寨建筑大多就地取材,以土、石、砖等材料垒筑而成,成为集防御与居住一体化的军民聚落。堡寨常常采取厚重、高大的生土墙围合,形成封闭的院落空间,一可抵御游牧骑兵或土匪强盗的袭扰,二可阻挡风沙的侵入。堡寨一般两面设门,以方便出入。堡寨中除一般住宅外,还有宗祠。规模较大的堡寨还有土地庙、谷场、磨坊等建筑,构筑起一个完整的相对封闭的家族聚落。

  

  到了清代,武威乃至河西地区变成了清政府经营西域的后方基地,堡寨墩城的防御性功能已明显弱化,大大小小的堡寨逐步转换为普通的村庄,用于当地百姓居住生活。乾隆十四年(1749)张玿美主编的《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武威县志·地理志·村社》记录有当时武威县的全部村社。现转述如下:

  东北方向有13个村社,分别是:

  双树堡,县东北二十里;大柳树堡,县东北二十里;蔺家寨,县东北二十二里;王成堡,县东北二十五里;魏佐寨,县东北三十里;上双寨,县东北三十里;下双寨,县东北四十里;高沟堡,县东北五十里,设防兵汛;唐家营,县东北五十里;红水下营,县东北五十里;王景寨,县东北六十里;红水头敦(墩)营,县东北六十里;红水上营,县东北七十里。

  正东方向有17个村社,分别是:

  十三里堡,县东;袁真寨,县东十五里;唐洪寨,县东十五里;王盛寨,县东十九里;陈大郎寨,县东十五里;定边寨,县东十五里;新兴堡,县东十五里,社仓一处,明家庄社仓一处,系大渠;刘官寨,县东二十里;曾家堡,县东二十里;张清堡,县东三十里;赵闰堡,县东三十里;蔡家堡,县东三十五里;安林堡,县东五十里;汪家寨,县东五十里,社仓一处,系黄渠;达家寨,县东六十里,社仓一处,系黄渠;宁边堡,县东六十里;五沟堡,县东六十里。

  东南方向有16个村社,分别是:

  大河堡,县东南三十里,设驿,社仓一处,系杂渠;范家寨,县东南三十里;河东堡,县东南五十里;乐安堡,县东南五十里;张林寨,县东南五十里;李府寨,县东南五十里;韩佐寨,县东南五十里;东头坝堡,县东南六十里;七里堡,县东南六十三里,社仓一处,系黄渠;靖边堡,县东南七十里,设驿,社仓一处,系黄渠;李宽寨,县东南七十里;阎家堡,县东南八十里,社仓一处,系黄渠;杨房堡,县东南八十里;双塔堡,县东南一百里,武、古交界;沙沟堡,县东南一百里;张义堡,县东南一百二十里,设防汛,社仓一处,系黄渠。

  正南方向有10个村社,分别是:

  查家寨,县南一十五里,社仓一处,沈家庄社仓一处,系金渠;南花寨,县南二十里;南头坝堡,县南二十五里;马蹄堡,县南三十里;南把截堡,县南二十里,设防汛;寺儿沟堡,县南三十五里;下古城堡,县南四十里;上古城堡,县南五十里,社仓一处,系杂渠;南校尉营,县南五十里;土鲁干营,县南一百十五里;

  西南方向有1个村社,即:

  金塔寺堡,县西南二十二里。

  正西方向有9个村社,分别是:

  冯良寨,县西二十五里;中截堡,县西二十五里;完美寨,县西三十里;永安堡,县西三十里;高寺堡,县西三十五里;永丰堡,县西四十里;延远堡,县西四十里;镇西堡,县西七十里;西把截堡,县西七十里,设防汛。

  西北方向有10个村社,分别是:

  武威所,县西北十里,设所夫、所牛;侯吉寨,县西北四十里;怀安堡,县西北五十里,设驿;怀西堡,县西北五十五里;昌隆堡 县西北六十里;红寺堡 县西北六十里;丰乐堡,县西北七十里。社仓一处,怀三坝社仓一处,系怀渠;沙滩堡,县西北七十五里;炭山堡县西北九十里,设防汛;柔远堡,县西北九十里,武、永交界,设驿。

  正北方向有26个村社,分别是:

  深沟堡,县北二十里;北校尉营,县北二十里;羊家堡,县北二十里;郑子玉堡,县北二十里;张旋寨,县北二十五里;石羊堡,县北二十里;永昌堡,县北三十里;张通堡,县北三十里;双寨子,县北三十里;石碑寨,县北三十里;杨兴堡,县北三十里;果园堡,县北四十里,社仓一处,董家庄社仓一处,徐家庄社仓一处,系永渠;张斌寨,县北四十里;河西堡,县北四十里;薛家寨 县北四十里;石桥堡,县北四十里;洪祥堡,县北五十里;佐明寨,县北五十里;刘官寨,县北五十里;王宦寨,县北五十里;支家寨,县北五十里;陈春堡,县北六十里;双城堡,县北六十里;韩明寨,县北六十里;鲁勉寨,县北六十里;三岔堡,县北七十里,武、镇交界。

  

  从上述记载可知,从明代到清代,武威县境内的堡、寨、营、所的名称一直延续下来,基本没有改变。而且随着土地的开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口数量的增长,四乡百姓居住模式有了较大改变,从以堡寨为中心逐步向堡寨外扩展,形成了许多家族聚居的乡村聚落。当时村庄密布,人口繁多,农耕经济发达。

  时过境迁,凉州区境内堡、寨、塔、墩、营之名犹存。有些老地名还在民间口口相传,默默展示着凉州乡村的传统文脉、风俗民情。这些老地名身上,写满了乡愁记忆,在社会发展中留下了历史的记忆与文化的底蕴。

  (作者李元辉为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西北角西北角
中国甘肃网微信中国甘肃网微信
中国甘肃网微博中国甘肃网微博
微博甘肃微博甘肃
学习强国学习强国
今日头条号今日头条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