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史博览

清代的送学礼及其捐资助学义举(下篇)

20-11-16 08:58 来源: 凉州文史探绎 编辑:赵满同

从武威教育类碑刻探析清代的送学礼及其捐资助学义举,进而了解中国古代礼重人才、尊师重道的公益精神与公益传统(下)

  二、清代的主要助学内容和方式

  送学礼名为“送学”,实际上它是地方官员为发展教育、发挥教化作用而举行的一种礼仪,必然涉及到一个经费问题。清代教官不像地方官有养廉银待遇,每年俸禄不到50两银子,生活极为贫困。因此,新生在入学之前需向学师缴纳束脩等费用。

  据乾隆《武威县志·地理志》载:凉州府学教授岁俸45两,训导40两,门斗(仆役)18两;武威县学教谕岁俸40两,门斗18两。

  为了纾解学师收入微薄的困窘,减少新生入学压力,各地士绅纷纷捐资捐产,建立公益基金组织,公举管理首事,议定管理章程,代新生向学师缴纳印卷、束脩费,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有兴文社、字纸会、学田(祭田)、庙产收入等,并通过购置田产出租、修建房屋出租、将捐资等收入交商家营运生息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每年可收银数千两。

  许多府县官员、驻军首领带头捐资,并倡导乡绅、大户捐资,设置学田等增加收入。武威碑刻中所表现出的助学内容和方式主要有下列几种。

  1.乡绅助学

  《乾隆二十五年碑记》载,士庶张觐光偕三子,将地价银160两捐赠文昌宫,用于置办产业及祭祀之用。张氏既是有产阶层,也是书香门第,其子张朝相为国子监学生,张朝聘为生员,张朝会为业儒(正在谋取功名的学童)。张氏助银,实为助学,也有祈求文昌帝君保佑其子孙飞黄腾达之意。

  《大清张公碑记》载,张公先世为武威望族,先太公静翁念及乡人冥顽愚昧,教导乡人除在乡间耕作并自食其力外,还要读书明理。张公兄弟四人继承先太公遗志,带头施义塾学舍、田地,“共价银贰百两整”,惠及地方教育事业发展。

  嘉庆年间,“武邑绅士陈琨、杨增思等,复念兴文社甚禆士子……得银共计三千两……以广欧阳之法”(《武威广兴文社碑记》)。此事在乾隆《武威县志·人物志》“节义”条也有如是记载:进士杨增思,生员白之潞、杨培元等,倡导城乡士庶,捐出三千余两银子,设立兴文社,以利息收入为参加乡试、会试的寒士提供路费。还有名宦、乡贤、节义之士捐资设立字纸会、积善会,建立义学等助学的感人行为。这些实在是武威科举史上的幸事,也是士子之福气。

  在清代、民国持续不断的助学义举中,名宦、乡贤和地方绅衿、名士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出孙诏、杨增思、刘述武、贾坛、唐发科等一大批助学模范,他们在捐资助学中的示范效应影响深远。

  2.生员助学

  生员助学实际上也是乡绅助学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不过民间成分更为突出,包含着生员家庭、家族和士庶这一庞大的社会群体。

  乾隆年间,国学生宣升彪一家,“义施杂木渠暖泉坝自置田地捌石,价银肆百叁拾伍两……以备帝君圣诞之费,余作香灯资”(《文昌宫补修彩绘碑记》)。

  嘉庆年间,“幸有生员汪雨霖、乡耆党作霖,于嘉庆四年,将公典金渠小二沟孟姓四地二石一斗,捐入会中;生员刘培荣于嘉庆九年,又将所典永渠石碑沟张姓田地五石七斗,接踵捐输……会议生息,久远为採拾字纸之赀”(《文昌宫敬惜字纸会碑记》)。

  监生张汉辅,捐房二间,地三石五斗,为张义堡义学膏火(乾隆《武威县志·人物志》)。

  道光年间,“武威县儒学生员李如林,将典质金渠……田地二石,用制钱二佰千文……于道光冬季捐入学校以作祭田。殊夤寺僧月峰姓刘,将典质黄渠……田地四石五斗,用制钱一佰四十千文……于道光十二年春季捐入学校以作祭田”(《苍夫子神座祭田记》)。

  3.官员助学

  康熙初年,镇番名士孟良允等“阖邑绅衿,各助俸捐资”(《重修学宫记》)。

  乾隆中叶,武威知县黎公“慨捐米俸七百余金”,并晓谕缙绅士庶捐资助学。这种“创典祭田”模式,将“为武威丕振文风”产生深远影响,武威学界共同立碑,彰显其为教育文化持续发展所做出的贡献(《魁星阁创典祭田题名记》)。

  乾隆年间,镇番知县王赐均倡建苏山书院,募捐二千金,除建设费用外,以助生童膏火之需(《建置书院碑记》);古浪县令徐思靖“捐俸资、聘贤士,于土门建学,于大靖建学,于安远、黑松建学”(《增建义学记》)。

  嘉庆年间,镇番学宫“以释菜视礼之地,竟为沙碛蔓草之场……爰商同邑宰,会集阖学,公议重修。众皆踊跃乐输,共襄厥事”(《重修学宫记》)。

  自明代正统年间徐晞等创建武威文庙以来,凉州府(卫、道)、武威县官员及驻军首领徐廷章、何廷圭、苏铣、武廷适、何德新、张之浚、范仕佳、傅显、阿炳安、乜(niè)承圣、郑松龄、欧阳永裿、刘大懿、李如瑨、章攀桂、英启等都有捐资修缮文庙、资助生员学费的碑刻记录。

  在官员助学的同时,一些官员的后代子孙也加入其中。康熙末年,武威名宦之后王隆照、范嘉年,主动捐资维修文庙名宦祠,同时,买田建房,将租金收入用于名宦祠的祭祀和资助贫困学子的灯火之费,“捐奉增田,积少成多,更可助寒儒灯火之费。以祭田之余为学田,使凉州从此有学田”(《始置名宦祠祭田碑记》)。

  4.学产助学

  祭田(学田)是文庙的组成部分,是学产的主要来源。立于乾隆十六年(1751)的《重修文庙祭田碑记》,比较详细地叙述了文庙祭田的基本情况及其创立、沿革、管理、收益、祭祀等。另有名宦之后王隆照、范嘉年捐入的学田。除以上外,还有其它学产。这些学产,形成比较客观的收入,加之管理者的善于运营和其他收入,基本上保证了正常的助学活动。

  《城隍庙甬道学产执照碑记》载,凉州离省城西安、京城较远,不菲的考试费用,成为士子们功名路上的拦路虎。入清以来,凉州历任官员在创办书院、建立学校、增加生员及解决士子考试资费方面做了许多努力。

  乾隆年间,欧阳永裿任武威县令和凉州知府期间,为解决乡、会两级考生的费用,倡议并首先捐资扩大城隍庙周围地界,修建费用由阖城士绅及乡民捐助,所建铺面租金收入用于生员的考试费用,此项惠政大得人心。当时的凉庄道、凉州知府和武威县两任知县都发给印照,作为时任官员的德政惠政,既强化了捐资助学的社会效应,也具有法律保护和道德示范的双重作用;既鞭策官员,也警示世人。

  《湾泉湖水租增入书院碑》记载了乾隆三年,为解决成章书院的经费问题,凉庄道阿炳安与凉州知府乜承圣,决定将城东北隅“久成旷地”的湾泉湖(今凉州区中坝镇境内)一片土地,通过引水浇灌改造为良田,“增入书院”,将每年地块的粮租收入,加上道署府署每年的捐俸银两,作为保证书院运转的经费,反映出地方官员“育人才,储国器”及振兴文教事业的远见卓识。

  《城隍庙宫隙地及铺面入租佐乡会试碑记》载,乾隆九年(1744),武威县令欧阳永裿念及贫寒学子参加乡试、会试路费无着,将城隍庙空地修成铺面数十间出租,以租金收入作为士子参加考试的路费。历经半个多世纪之后,管理此事的诸位同仁谨遵欧阳公教诲,严格租金收益用途,发挥了很好的助学作用。嘉庆十七年,学校和经理人共同商定:继续保证士子乡、会两试费用;结余部分用于祭祀之用;同时,将刘陛荣经营字纸会田租三年所得收入“大钱叁拾陆千文,以作乡试卷价。”将以上商定内容由官员、乡绅、儒学生员和管理人员等96人签名,武威学界共同立碑见证。所列人员中有不少是凉州乃至陇上知名人士,如张澍、郭楷、潘挹奎、张兆亨(衡)、牛鉴等,他们对此的感激应当说是发自内心并铭刻于心的。

  《建置书院碑记》载,乾隆四十八年,镇番创建苏山书院,知县王赐均募捐二千金,“而邑人亦踊跃乐输,其捐制钱二千串零五十千文,交商营运,每月一分五厘行息,月朔呈交。并设义田四处,得租麦九十六石五斗。”

  5.基金助学

  地方缙绅慷慨解囊,筹设公益基金,议定垂久章程,试图尽其所能,解决士子赴省上京考试费用。

  据嘉庆年间的《武威兴文社当商营运生息碑记》《武威广兴文社碑记》记载,武威兴文社,是为本邑士子筹措赴省上京考试费用而举办的民间机构,最初由武威知县(后任凉州知府)欧阳永裿于乾隆五年(1740)倡导设立。后“武邑绅士陈琨、杨增思等,复念兴文社甚禆士子……得银共计三千两……以广欧阳之法。”自设立以来,武邑人士,输材捐资,加上城隍庙房租收入,切实给武威士子带来了许多实惠。但由于多种原因,后来一度停运。

  “武威文风甲于秦陇,而寒士居多。”每逢乡试、会试,总有士子因费用无着落而放弃应试。时任甘凉兵备道容海与天梯书院主讲张玉溪(美如)、绅士杨增思等商议后恢复了兴文社,专门为乡、会试士子提供资金支持。由于他们的带头资助,合邑上下积极响应,筹银三千两,推举社长管理。为使这批资金发挥可持续作用,经兴文社成员合议,将本息3822两银子平均分配给信誉好的商号273家运转生息。

  兴文社通过这种资本运营的方式增加收入,又将收入部分发给参加乡、会试的士子,作为他们参加应试的费用保障。之后,知府刘大懿任职凉州期间,了解到租费及本郡士绅捐资早已入不敷出,于是动员督促城乡绅矜士庶捐资助学,共得银三千两,推举当地绅商轮流经营生息。此事初创不易,坚守更难;利之所存,必有弊患。为使欧阳公等有识之士振兴武威教育的理想发扬光大,使这一善举延续经远而不半途而废,特此勒石铭记,勉励后辈。

  《武威兴文社当商营运生息碑记》《武威广兴文社碑记》简述了武威文风之盛、士子奋志功名的情形,笔锋一转,“而风尘困顿者,殆不少矣。”于是一批有识之士,同心协力,善作善成,为武威教育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贡献。两篇碑文立意高远,情真意切,立诸当代,期冀未来,读之,令人敬仰,令人感佩,在今天仍然不失借鉴作用。

  以上助学的内容和方式,其实也是助学收入的内容。各项收入的主要用途主要有三种。

  第一是祭祀,即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神灵等。儒教的祭祀对象分为天神、人、鬼和地祇,文庙的祭祀对象还包括先贤、名宦、节义、忠孝等。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家礼仪中的主要内容,其礼节、祭品、祭器都有一定的规范。“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是以事神致福。

  第二是助学,包括生员学费、生活费补助,参加乡试、会试路费补助,孤贫学童补助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助学举措,解决了一大批学子在求学、赴考路上的困难,是清代武威“人文蔚起”的物质保证。

  第三是维修学宫(大型的重建、修缮工程除外)。立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的《莲花山文昌阁重修碑记》,记载了阖学绅士拨付兴文社公项银用以重修“颓废日久”的莲花山文昌阁事宜,同时突出了邑人李本枝等捐银、典地、纳粮为莲花山文昌阁贡献祭祀、看庙之费的善举,这对人们了解学产收入与支出事项有了一个基本的头绪。

  三、清代送学礼在当代的价值

  科举公益基金的勃兴,是清代科举社会异于此前历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中国教育公益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科举公益基金,有些职能较为单一,是专为新生入学阶段的考费、规费而设;有些则职能较为齐备,除资助学童相关费用外,还全面资助生员乡试、举人会试或优贡、拔贡朝考等一切与科举考试有关的费用。兴文社等科举公益基金组织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新生入学和考生赴考的压力,提升了清代教育与考试起点的公平性。

  时至今日,清代的送学礼早已不存,缙绅士庶自发兴起且面广量大的捐资助学也已罕见,但它对于今天的教育发展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首先,它是中国古代礼重人才传统的集中体现。新生在正式入学之前只是一介白丁,在送学礼过程中,他们被官员以礼相待,实现了由平民向绅士的转变,正式踏上了科举入仕的青云之路,向全社会传递着尊重知识、礼重人才的信息,从而提高了文化和文化人的社会地位。

  其次,是中国古代尊师重道传统的集中体现。在送学礼中,儒学教师被置于重要地位。一方面,教官具有与地方官员对等的社会地位;另一方面,新生父母亲自带领生童入学,要与生童一起拜谒教官,通过这一制度安排而形成礼仪养成。尊敬师长,在任何时代都是最基本的礼节,但必须要有仪式感去体现和体验。英国人类学家维克多·特纳认为,仪式能够在最深的层次揭示一个群体的价值,表达他们最为之感动的东西(《文史知识》2017.11期)。

  再次,是中国古代公益精神与公益传统的发扬光大。为了教官的师道尊严和新生的青云梦想,地方缙绅士庶慷慨解囊,筹设公益基金,议定垂久章程,试图维护社会公平,这种代表中国公益精神的民族传统应该得到尊重与褒扬,理应成为当代中国公益文化自信的固有基因。

  作者简介 王其英 凉州文化学者。1982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长期从事教育和党政工作,曾任凉州区政府办主任等职务,兼任《武威市志》总编。编著出版《武威金石录》《西部明珠凉州》《可爱的凉州》《凉州历史文化散论》《历代咏凉诗选析》《武威特色文化述要》《武威少数民族述要》(合著)等多部著作;参编、修订、通稿地方志和地方文献资料20多部,在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荣获甘肃省地方史志先进工作者、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秘境卓尼”谱新篇 “秘境卓尼”谱新篇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榆中:产业强起来 百姓富起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榆中:产业强起来 百姓富起来
  • 甘肃省制定9项措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甘肃省制定9项措施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
  • 高起点引领 深层级供给 ——兰白“两区”建设开启新征程 高起点引领 深层级供给 ——兰白“两区”建设开启新征程
  • 胡春华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抓紧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胡春华在甘肃调研时强调 抓紧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 兰州市2020年节约型机关创建名单公示 兰州市2020年节约型机关创建名单公示
  • 皋兰县聚力“五个一” 打造生态宜居和谐村庄 皋兰县聚力“五个一” 打造生态宜居和谐村庄
  • “百日会战”兰州交警在行动严查酒驾等违法行为 “百日会战”兰州交警在行动严查酒驾等违法行为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老天要变脸 陇原大部将降温5℃到7℃
2   “秘境卓尼”谱新篇
3   甘肃省已连续224天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
4   管控经营性小火炉 取缔露天烧烤 兰州七
5   兰州城关环卫采取人机结合作业模式 保
6   【记者手记】前行路上信心满怀
7   昼夜巡查不间断 全力捍卫“兰州蓝” 这
8   2020年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举行
9   甘肃省发起“人普登记48小时攻坚战”
10   甘肃省疾控中心就选购和食用冷冻冰鲜食
11   新建兰州至张掖三四线铁路首榀预制箱梁
12   首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 甘肃3项
13   “珠峰创新奖学金”捐赠仪式在兰举行
14   张伟文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 充分发
15   甘肃省疾控中心发布健康提示:选购冷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