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中国甘肃网 >> 甘肃文化 >> 文史博览

匾额文化 | 李铭汉与《范公祠记》

20-12-17 11:01 来源: 凉州文化研究 编辑:赵满同

  在武威文庙桂籍殿正门之上,悬挂着一块“万世文宗”匾,笔势雄健朴拙,遒劲挺拔,题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此匾是武威文庙桂籍殿悬挂的第一块匾额,从此开启了文庙桂籍殿悬挂匾额的历史先河。

  而为文庙献上这块匾额的,是广陵(扬州)人范仕佳。“万世文宗”匾额款识明确记载匾额的悬挂时间及献匾之人:“康熙五十七年岁次戊戌阳月上浣谷旦之吉工竣庆谨立  监督凉州等处仓场巩昌府加五次纪录广陵范仕佳谨献。”

  武威文庙桂籍殿“万世文宗”匾额

  那么,范仕佳是何许人也?他与武威又有怎样的不解之缘呢?

  据史料记载,范仕佳是扬州甘泉人,他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任凉州监屯同知,具体负责地方屯田、征收赋税、差派劳役等工作。康熙五十六年(1717)冬天,准噶尔叛军控制了西藏,清廷派大军征讨,路过凉州,要求凉州地方快速供应粮草辎重。因为赋税和劳役的任务十分繁重,凉州百姓不堪承受,不免忧心忡忡。范仕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积极协调联络,想尽一切办法,在没有过分增加百姓负担的情况下,圆满完成了为大军筹集粮草、承担赋役的任务。凉州百姓得知真相,无不对范仕佳感恩戴德。此外,范仕佳还十分关心地方教育事业,为文庙桂籍殿谨献匾额就是最好的证明。

  康熙五十八年(1719),征讨准噶尔的大军胜利凯旋,但范仕佳却积劳成疾,病逝于任上。凉州百姓回忆起范仕佳为地方事业鞠躬尽瘁的情景,十分痛惜,他们一一列举出范仕佳的政绩,上书地方学政,要求将范仕佳归入名宦之列,为其建立祠堂,供民众祭祀。凉州地方官员深受感动,同意为范仕佳建祠。最终范仕佳祠堂建在了官署旁边,凉州百姓又纷纷捐钱捐物,雕刻其塑像供人们祭祀。

  到了乾隆十四年(1749),武威人张玿美编修完成了《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简称《五凉全志》。在《五凉全志·武威县志·名宦》中收录了范仕佳的事迹:“范仕佳,凉州监屯同知。莅任逾年,军兴,凡采买挽运,以催科兼抚字。时大兵屯集,供应浩繁,动与民为难。公调剂有方,上不误公,下不累民,民相倚为命。卒于官,民复建祠署左以祀焉。”

  《五凉考治六德集全志》封面

  至咸丰元年(1851),范仕佳祠堂经历了一百三十二年,由于年久失修,破败不堪,房屋出现倒塌迹象。由于范仕佳生前十分关心支持文庙儒学院的教育事业,他的事迹便在儒学院师生中间代代流传,因此儒学院一直在寻找机会维修范仕佳祠堂。当时甘凉观察使姓李,来自于北平,他阅读《武威县志》后,知道了范仕佳的感人事迹,不由深深钦佩。凉州儒学院师生乘机请求重修范仕佳祠堂,得到了甘凉观察使的赞许并采纳。重修方案批准之后,道台衙门在六月招集工匠,准备材料,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工程于闰八月完工,维修后的范仕佳祠堂焕然一新。此前祠堂旁有一处买卖场所,租费用来购买祭祀物品,但有中饱私囊的现象。官府决定收回房间,让凉州儒学院的生员与监生监督管理祠堂的祭祀事宜。这样一来,祭祀活动就会长期正常进行,不致废弃。

  祠堂维修完成后,儒学院又委托本地学者李铭汉撰写维修经过及范仕佳的功绩,以便让后世永远铭记。

  那一年,李铭汉43岁。

  李铭汉(1809-1891),字云章,清代武威经史学家、诗人。此前,李铭汉经历过八次乡试,终于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夏,考中己酉科陕西乡试副榜,赐副贡生身份。虽然李铭汉科考之路异常艰辛,但在武威,却是吏民公认的大学者,由其撰稿,实乃众望所归。

  李铭汉故居

  李铭汉接到撰稿任务,深为范仕佳为民请命、任劳任怨的精神所感动。他经过一番认真考证,查阅了张玿美编纂的《五凉全志》,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便尽心竭力,一丝不苟,伏案写作,很快就完成一篇文笔优美、言简意赅的铭文文稿,这就是流传至今的《范公祠记》。现将全文抄录如下,供广大文史爱好者研究考证。

  范公祠记

  县署东范公祠,康熙中阖邑创修,以祀凉州卫监屯同知广陵范公者。按县志,公讳仕佳,莅任多惠政。五十六年冬,准噶尔蒙古侵西藏,大军自青海御之,道于凉,飞刍挽粟,赋役浩繁,公多方调剂,事集而下不扰。民相倚为命。五十八年,军方凯旋,公已积劳成疾,以其年卒于官。阖邑士庶,条其政绩,既请学宪,祠诸名官矣。又醵金立庙于署左,肖像以祀。迄今百三十余年,堂宇渐圮。旁有市厘一所,其租入本为岁时牲体之资,或且私有之。去岁冬甘凉观察北平李公,阅县志,得其略。阖学因禀请重修,收回市厘。俾学校办公生监,董其祀事,历经久远,期无湮废。观察公深嘉纳之,即蒙批准存案。道署夏六月鸠工庀材,改建堂三楹,广如旧,深加三之一,门垣唐涂悉修治之,闰八月讫工。因撮记颠末,镌木版嵌置于壁,使后之瞻礼者,知公之遗爱。久而弥新,即观察公表章循吏之微意,亦有所考见云。

                                                                                     咸丰元年九月  李铭汉撰

  文稿完成后,人们将文字镌刻在一块木板上,嵌入范仕佳祠堂的墙体之中,供人们瞻仰阅读。

  李铭汉学术渊博,以“行己有耻,勤学好古”八字为座右铭,著作有《续通鉴纪事本末》《尔雅声类》《说文谐声表》《宿问录》《日知斋诗稿》等。他一生关心民生,为社会公益事业奔走呼告,曾报请减少武威县纳粮数量,资助乡试、会试人员等。他积极创办雍凉书院,担任山长(校长),倡导“明德博识”的教育教学主张,先后主讲凉州雍凉书院、甘州甘泉书院,致力于教书育人,传道授业。他撰写《范公祠记》,体现了他倾慕廉吏、热心公益的家国情怀。光绪十七年(1891),李铭汉在家逝世,享年八十四岁。

  时过境迁,范仕佳祠堂等建筑早已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范仕佳心系地方的感人事迹以及李铭汉撰写的铭文,却一直流传至今。

  如今,抬头品读武威文庙桂籍殿悬挂的“万世文宗”匾额,我们就会情不自禁的想到范仕佳的感人事迹;逐字阅读《五凉全志》中有关范仕佳的记载,我们也会想到武威学者张玿美的家乡情怀;而为范仕佳祠堂撰写《范公祠记》的李铭汉虽然早已作古,但其故居也已维修一新,供人们参观瞻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延续,文脉的传承。

  作者简介: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市凉州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武威文史散论《天马长歌》(与张长宝合著),武威非遗文化专著《凉州贤孝之二十四孝》(与赵大泰等合著),五凉文化著作《话说五凉》(与徐兆寿合撰),参编出版《凉州会谈》连环画。

版权声明:凡注有稿件来源为“中国甘肃网”的稿件,均为中国甘肃网版权稿件,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中国甘肃网”。

精彩推荐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安定:洋芋花开幸福来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安定:洋芋花开幸福来
  • 定西市陇西县: 扶贫先修路 顺畅奔小康 定西市陇西县: 扶贫先修路 顺畅奔小康
  • 定西市陇西县:桦林深处有人家 山乡打通致富路 定西市陇西县:桦林深处有人家 山乡打通致富路
  • 荒野里闪烁的警灯 孩子眼中最美的风景 荒野里闪烁的警灯 孩子眼中最美的风景
  •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惨重? 百年前,海原大地震究竟有多惨重?
  • 明青玉双螭耳杯,兰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宝 明青玉双螭耳杯,兰州晏家坪出土的稀世珍宝
  • 精彩纷呈 兰州各大剧院迎来年末演出季 精彩纷呈 兰州各大剧院迎来年末演出季
  • “陇风-2020”专项行动 天水公安总成绩居全省第一 “陇风-2020”专项行动 天水公安总成绩居全省第一

关注我们

中国甘肃网微博
中国甘肃网微信
甘肃头条下载
微博甘肃

即时播报

1   陇南成县沙坝镇200余人清理环境垃圾
2   陇南礼县:千方百计稳就业助脱贫
3   陇南礼县:“快递小哥”争做文明交通配
4   陇南武都区:“百日会战”净化农村道路
5   数字陇南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6   【中国的脱贫智慧】长图|安定:洋芋地
7   陇南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扩大)学
8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图|安定:洋
9   定西市陇西县: 扶贫先修路 顺畅奔小康
10   定西市陇西县:桦林深处有人家 山乡打
11   “学习强国”陇南学习平台正式上线
12   11月份甘肃省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同比增
13   敦煌办理首个食品经营许可电子证
14   甘肃连城保护区冬季投食救助缺食野生动
15   定西24小时掌上便民超市上线
分享到